第76頁(第1/2 頁)
歐陽不擔心王麥兩人搞鬼,他們的底早就摸清楚,都是有老婆有孩子的人。要說這時找別人也成,但是賭徒卻是最適合的。歐陽這步棋是幾個打算,第一,讓陽平沒賭點。第二,幾個掌櫃全尿,自己還可以在賭客身上下手。第三,即使都不成,自己一人孤身北上也不是不敢。很幸運,賭徒們都有小錢賺大錢的心理。聽說可以不出一分錢,就有紅利,而且還可能是管理者,天上掉的餡餅怎能不啃。
第二天,歐陽包下王家酒樓約見了陽平本地的一些商人,提出了自己想成立陽平商會的構想。一干商人很迷茫,不太明白商會是個什麼意思。
歐陽解釋道:「商會,就是不以牟利為目的的商人組織。比如蘇老爺和州鹽運司的關係良好,而商會成員之一某人,因為某些問題要透過鹽運司疏通,比如借船運下大米什麼的,就可以由蘇老爺出面疏通。而蘇老爺想在上谷開鹽店,吳掌櫃,我聽說吳知縣是你同族的後輩,這關係也可以利用嘛!商會第一目的,就是互相利用資源。」
「第二目的,有道是無奸不商。低買高賣對大家來說是牟利的標準。比如陽平,一個人力量不算什麼。但是如果遇見災年,全體商會成員一起收購大米,就能將附近縣的米庫搬空。而後再高價賣出,囤積居奇。當然,這是個比方,大米有人管著。這是商會第二個目的:團結。」
「第三目的,壟斷。比如想在東京開布行,但是已經有多家店,怎麼辦?用商會實行股份制,邀請商會人員入夥,用大資金壓下布價,大魚吃小魚,大家一起虧損,擠垮別人店鋪,最後自己獨營。」
「第四目的:傾銷。各州物價不齊,有的差額達到一倍以上。小零碎販賣差價,中途消耗頗多,利薄不說,而且也多辛苦。如果有商會,大規模販賣,從北運到南,進行掃蕩式傾銷。比如大批次在綢緞生產地大量購進,轉而在遠離綢緞地銷售。」
「第五目的,聚集資金炒作,炒作就是將原本不太值錢的物品誇大,讓其身價倍增,十倍增。如某地有瘟疫,就傾銷一些藥品,誇大其詞。」這是當年一白醋漲到20塊錢的案例。
「第六目的,資金周轉,如甲欲投資礦山,但手中無錢,就可用房屋、首飾、田地抵押給商會尋求借貸。這樣甲有錢了,而乙則閒錢增值。由於有抵押,乙的風險幾乎為零。」
歐陽看著思考的商人們道:「比如,金朝正和遼國開戰,金朝新建,各個領域不齊。無地通商。缺藥、缺布、缺鹽……幾乎什麼都缺。而他們當為普通品的人參、貂皮等等物品在我們這卻是極其奢侈的產品。本縣清河通渭河,渭河通東海,如果打通這商道,恐怕就不是十利,而是百利甚至兩百之利。但這絕不是一家一戶所能擔當。」
蘇老爺起身道:「大人所言確實有理,但要打通商道,還需尋找膽識之人。」
「有錢僱個膽大、心細的人去冒一次險很難嗎?」歐陽想想道:「這樣吧!你們找人,我出錢,讓他去金國一次。成不成,大家再計較要不要辦設商會。」歐陽想得不遠也不近,一來,也是要為自己手頭幾個錢升值。二來多個跑路的地方。第三點,壯大社會中商人的力量。
第066章 商業篇(下)
馬上有商人道:「這錢自然不能大人出。老朽認為商會確實有可取之處。不僅有大人所說的優點,而且還有一條,同行之間可以互相商量,價或高或低,可以由我們自己說的算。」
這傢伙有點頭腦。看現代社會,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是有法律規定,某些領域同行是不能聚集的。而中國,幾個擠奶的湊一起,幾乎是同一天,全國奶製品價格一起上漲。還有炒綠豆的開一天會,綠豆變成金豆,還有蒜頭會、炒房團等等,都是商人糾結在一起。
周圍商人也互相議論,陽平三家米行已經湊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