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我還年輕等得及(第1/1 頁)
1993年5月,郭文忠和鄭明權來到南海,兩人因為聽到些風聲,4月份時家裡有就人催著他們儘快將手中的專案出手,但是這時兩人看著南海的地皮一天一個價,特別是南海省政府所在地,地價已經從88年的幾萬華幣一畝,漲到了600多萬一畝,而王宇出手時,也就560萬左右,如果單從價格上來看,江南集協少賺了最少個億。
兩人在家人的催促下,來到南海,開始準備出手手中的專案。
然而,南海市場並非他們兩家聽到風聲,價在漲,卻沒有人接盤。
等到六月初,兩人有點慌了,雖然是一天一個價,但是應了那句話:“有價無市。”
兩人向家裡彙報這個情況後,開始降價出售,也是隻有人問,沒有人買。
華國的市場,特別是房地產市場都是一樣,如果一直在漲可能有人會買,但是一旦開始跌,保證沒有人會買。
日子在兩人的不安中到了6月23日。這一天,國家對當地的房地產泡沫表示擔憂,並宣佈終止房地產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業。
6月24日,政務院釋出“國16條”,採取了一系列強力調控措施,包括嚴格控制信貸總規模、提高存貸利率和國債利率、限期收回違章拆借資金、削減基建投資、清理所有在建專案等。
宏觀調控政策出臺後,南海房地產市場迅速降溫。銀行全面收緊信貸,投資者資金鍊斷裂,大量房地產專案停工,市場陷入混亂。
只是兩三天時間,兩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南海的房價和地價大幅下跌,不少經銀行貸款的專案被套牢,損失慘重。
用“一夜回到解放前。”來形容一點都不過份,而郭、鄭兩家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銀行的債務問題,而是鄭家大兒子和讓郭家的二兒子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因為違規貸款等多種問題,還在調查中。
此時的南海房地產公司紛紛倒閉或逃離,留下大量爛尾樓和閒置土地。南海全省的房地產公司中,超過95%陷入倒閉或停業狀態。全省留下積壓商品房約1600萬平方米,佔全國積壓商品房總量的10%。爛尾樓高達600多棟,閒置土地公頃。積壓資金約800億元,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壞賬就高達300億元。
許多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急劇上升,南海發展銀行因支付危機於1998年6月21日被央行宣佈關閉,成為華國首家因支付危機關閉的省級商業銀行。
這天,在華都的家中,面對長輩們的“審問”王宇只是笑笑說:“我聽香江的李家曾經說過,永遠不賺最後一分錢,最重要的是不貪吧。”
只是在面對王榮、劉副總和王副總時,王宇說:“我從來都不會放過害我的人,我還年輕等得及,又不用我們家動手,多好。”
幾位老人心情複雜的相互看了一眼,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隱忍的程度得有多強,從鄭家一開始跟著掙錢,再到動手到現在幾年時間,正是應了《桃花扇》裡的一句話:“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