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喜歡上了算數(第1/2 頁)
當時李雨看到張老師那副嚴肅表情時,心中不由得一緊,知道自己錯了。不過看到張老師沒有繼續批評他,而是走上講臺時,他害怕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只是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敢在課堂上看與當堂課程毫無關係的書籍了。
在那個年代,李雨的求學之路與如今大不相同。那時並沒有所謂的學前班存在,而託兒所則更像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遊樂場。孩子們在這裡盡情地玩耍嬉鬧,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所以他們沒有受過學前教育,入學後一切知識都是從零開始。
李雨他們上的語文課第一課是“毛主席萬歲”,第二堂課是“中國共產黨萬歲”。拼音也是從a、o、e發音開始。李雨以為小學生都會學習拼音,後來長大後遇到很多同齡人,他們卻沒有學過。原來是蘭老師和鐵路二小老師的拼音都特別好,所以才讓他們才能學好拼音。
算數課第一課是:1+1=2。那時的老師還要耐心地教他們數數,從簡單的 1、2、3……開始。這些數字對於當時的李雨來說,既新鮮又有趣。與現代複雜多樣的小學算數相比,那時候的學習內容顯得格外單純和直接。
回想起那段歲月,李雨心中滿是感慨。雖然物質條件相對匱乏,但那種純真無邪的快樂卻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在那個沒有學前班和高難度算數的時代裡,孩子們學習簡單而沒有壓力,他們的童年充滿了歡歌笑語。
給李雨他們上算數課的張老師雖然外表看上去頗為嚴厲,但實際上,她的課堂氛圍卻相當輕鬆愉快且詼諧幽默。為了讓這群初入校門的孩子們對算術產生興趣並喜愛上這門學科,張老師可謂煞費苦心。在教授這些新生們認識 1、2、3……等數字的時候,她竟然半開玩笑地說道:“同學們呀,你們可知道嗎?這些平日裡被你們用來數數的 1、2、3,也叫阿拉伯數字,它們的用處可大著呢!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計算像 1+1=2 這樣簡單的算式,甚至還可以用來作畫哦!”
張老師的話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同學們頓時興奮起來,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他們開始好奇,這些看似普通的阿拉伯數字究竟如何能夠變成美麗的圖畫呢?而此時此刻,原本枯燥乏味的算數似乎也變得有趣起來,每個孩子都瞪大了眼睛,期待著張老師接下來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李雨和其他同學們瞬間瞪大了充滿好奇的雙眼,一個個都安靜地盯著張老師。看到同學們如此專注的神情,張老師不禁微微一笑,隨後拿起一支粉筆走到黑板前,說道:“同學們注意看好了,老師接下來要運用咱們剛剛學習過的 1 到 10 的阿拉伯數字,給大家拼湊出一幅人像圖來。”
說罷,張老師便開始動手作畫。他先用數字 1、9、8 巧妙地擺出一頂帽子的形狀;接著又將 2 和 3 組合在一起,當作頭髮與耳朵;再用 6 和 5 勾勒出鼻子、嘴巴以及前頸部分;而 10 則被用來充當人的眼睛;用7 這個數字組成人的後頸的一部分;最後,4 化作衣領點。就這樣,一個戴著帽子的可愛人頭畫像清晰地呈現在黑板之上。
同學們見狀,頓時變得興奮不已,紛紛效仿著老師的模樣,在自己的課本上認真地畫了起來。李雨也不例外,他迅速地用這些數字完成了人頭像的組合,並興高采烈地舉手大喊道:“張老師,張老師,我畫好啦!”聲音裡滿是喜悅與成就感。
張老師慢慢地走到每一個同學身邊,仔細地端詳著他們的畫作。她微笑著點頭,表示對學生們努力的認可。檢查同學們的作品之後,張老師滿意地拍了拍手,然後說道:“非常棒,同學們!看得出來,大家都非常認真。相信你們已經成功地記住了 1 到 10 這十個數字。不過,這只是我們學習算術的一個開始!接下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