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第1/2 頁)
9月12日:中國出席國聯大會首席代表顧維鈞就日本侵華事件向國聯遞交申訴書。
9月20日:日海軍第3艦隊司令長谷川通告各國駐華使節,日空軍將轟炸南京,限各國官兵離開南京。遭到蘇、英、法等國抗議。
9月21日:我統帥部令第3戰區調整部署:分為右翼、中央、左翼3個作戰軍。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轄第8集團軍及第10集團軍;中央軍總司令朱紹良,轄第9集團軍;左翼軍總司令陳誠,轄第15集團軍及第19集團軍。
9月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共的合法地位,並公佈中共7月15日發表的共赴國難合作宣言。
9月24日:蔣介石答外國記者稱:&ldo;中國為各國而戰,各國應該援助中國。&rdo;
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首戰平型關,殲滅日軍1000餘人。
9月28日:國聯大會一致透過中國問題議決案,譴責日機濫炸中國平民。
9月30日:日軍在滬參戰兵力增加到約20萬人。
10月1日:據上海《立報》訊:&ldo;八&iddot;一三&rdo;以來,日軍傷亡已逾3萬人。
10月2日:中共中央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將南方8省紅軍改編為陸軍新編第4軍。
10月3日:英國倫敦推行&ldo;大中華運動&rdo;,支援中國抗戰。
10月6日:美國發表宣告,反對日本侵華。
10月7日:國聯大會透過關於中日衝突事件的決議案,譴責日本,聲援中國。
10月8日:駐滬日軍總司令表明宣告:日軍進攻之目的,在於強迫中國政府與抗日軍隊改變對日態度。
10月12日:中國飛機轟炸大沽口之日軍根據地,日軍損失嚴重。
10月15日:國民政府軍委會發布訓令:&ldo;前方自應奮勇應戰,如有擅自退卻者,當予依法連坐,其餘戰地文武官佐,亦應各本天良,一致抵禦。如有擅退或抗禦不力等情事,亦當依法嚴懲,決不寬貸。&rdo;
10月18日:八路軍第120師一部佔領雁門關和太和嶺,截斷敵人通往忻口的主要交通線。
10月27日:我第88師第262旅第524團團副謝晉元奉命率領該團主力,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抗擊敵人。日本發表宣言,拒絕參加北平9國公約會議。
10月28日:堅守閘北四行倉庫800孤軍(實400餘人)英勇事跡,轟動全市。
11月5日:晨,日軍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第18、第114師團及國琦支隊為骨幹,在艦炮掩護下,於杭州灣北岸金山衛附近之漕涇鎮、全公亭、金絲娘橋三處登陸向淞滬我軍主力之右側攻擊,企圖會同越過蘇州河之敵全力夾擊我軍。
11月9日:日軍佔領上海。
11月11日:上海市長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上海淪陷。
11月19日:日軍攻佔蘇州。
11月29日: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
12月1日:德國外長牛賴特會見中國駐德大使程天放對中國勸降,聲稱:&ldo;中國不要拒絕日本之和平建議,儘速議和為好;如果遲延議和時間愈久,中國國家解體之危險亦愈大。&rdo;
12月2日:日軍大本營免去松井石根大將上海派遣軍司令官兼職(專任華中方面軍司令官),任命朝香宮鳩彥王中將繼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
12月3日:汪精衛在漢口民眾團體代表會議上發表講話,鼓吹接受德國駐華大使調停,聲稱:&ldo;如願開始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