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漢征服者4 > 第124章 心病

第124章 心病(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九卿重臣雲集大司馬官署,整整大半天時間,從各抒己見到爭執不休,口水費了一臉盆,也沒形成定論。

沒人知道大司馬為何這般火急火燎,似乎有不把官制改革的事給徹底落實了,誓不罷休的架勢。

關鍵問題是多數大臣不明白,霍光這般熱心官制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要知道霍光已然是大司馬大將軍,不但位極人臣更是天字第一號權臣,換了官制,成了內閣首輔領兵部尚書對他能有什麼好處,甚至於從權勢角度來看,並沒有增強反而是削弱了些許才對。

但也不是沒有明白人,比如一直唯霍光馬首是瞻的張安世就多多少少能猜到一些。

對於霍光而言,權勢雖然已經到頂 ,但是廢帝之事就是梗在他咽喉當中的一根利刺。

霍光老了,太在乎身後之名了,更清楚留給他的時間已然不多了,所以想要在最後這段歲月裡面做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來讓後世淡忘掉他廢立皇帝這一茬,說白了,就是要讓後世記住他霍光功大於過!

那麼很明顯在霍光看來,他勤勤懇懇輔佐孝昭皇帝十幾年,大漢國泰民安,政通人和,這樣的政績卻依舊不能讓其安心,可見廢帝之事已然成了霍光的一塊心病。

心病還需心藥醫,現在皇帝丟擲的官制改革就是心藥。

當然,如果皇帝隨隨便便就提出官制改革,估計霍光也不會理睬,身為大漢的實際掌舵人,霍光絕無可能由著年輕皇帝的性子去想一出是一出。

但是張安世更理解霍光為什麼會如此迫切,因為皇帝擬定的官制改革實在是太詳細,太詳盡了!

內閣、六部、通政司、榮銜、大小九卿、翰林院、御史臺、都察院、詹事府、五寺等等,職能一目瞭然,分工細緻,明確權責!

毫無疑問這樣的官制比起大漢如今的官制更加先進更加合理!

張安世這邊還在感慨,那邊剛剛成為丞相的蔡義拱手道:“請問大司馬,這新制之中,緣何沒有丞相?中樞官制如此變動,地方若何?還有這非翰林不入閣,翰林官員如何遴選,還有軍事……大將軍您……”

也不怪蔡義會著急,他才上任丞相幾天吶,這屁股還沒坐熱,你告訴我丞相沒了?

當然,有大將軍府在,丞相幾乎也就是個虛名,但是大將軍可不常設,霍光之所以十幾年來霸佔大將軍之職,純粹是因為他是託孤重臣,只要霍光死了,那麼該是丞相的大權自然也會回來。

至於現在……皇帝都是虛君,他一個丞相沒權算得了什麼?

先前群臣紛擾,霍光自是一言不發,身為上位者不怒自威,喜怒不形於色乃是基本功,否則僅憑表情便讓下面的人猜出想法,那也太無城府了些。

在這一點上霍光覺得皇帝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去走,至少養氣功夫還得多多錘鍊。

喜怒不形於色可不代表一直裝十三,先前不說是因為霍光需要充當裁決者,但是現在該討論也討論了,繼續裝聾作啞顯然不合適。

作為領導,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該說話,不該說什麼話該說什麼話,可是一門大學問。

“蔡丞相的幾點提的很好。”霍光先定下基調再言道:“新的官制當中沒有丞相是因為什麼,霍某也不太清楚,或許是陛下對於丞相認知不足,又或者說陛下認為內閣首輔就是實際上的丞相。”

諸官員面面相覷,霍光的話並不足以讓他們信服。

按照體制,說簡單一點,丞相和大將軍就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丞相是理政的,大將軍則是掌軍的,當然不設大將軍的時候,還有太尉。

孝武帝不設太尉,是因為太尉兵權過重,故而將太尉一分為二,也就是大司馬和大將軍,霍光就是此職。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