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北宋的元宵節2(第1/1 頁)
再看那宣德樓的兩座朵樓之上,分別懸掛著一個令人驚歎不已的大燈球。這些燈球的直徑約達一丈有餘,如果將其一丈的長度換算成現代的度量單位,大約便是三點三米左右。而在這兩個碩大無比的燈球內部,則點燃著熊熊燃燒的巨大蜡燭,那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周圍的一切,讓人不禁為之震撼。各位不妨自行發揮想象力,去感受一下這般壯觀的景象。
那些爭先恐後想要一睹皇帝風采的老百姓們,遠遠地遙望著高聳入雲的宣德樓。與此同時,從樓上傳來陣陣妃嬪和宮女們歡快的嬉笑聲,如銀鈴般清脆悅耳,隨風飄然而下。此情此景,讓人一時之間難以分辨究竟是身處仙境之中,還是置身於現實世界之內。
眾多百姓紛紛聚集在禁軍整齊排列之外的露臺下,興致勃勃地觀看精彩絕倫的演出。而那些負責表演節目的樂人們,每當節目進入高潮之時,他們便會引領著觀眾和百姓們一起高呼“萬歲”,那激昂澎湃的聲音響徹雲霄,彷彿要衝破天際一般。
說起元宵節,其最主要的活動自然非觀燈莫屬了。通常情況下,燈會都會從正月十四正式拉開帷幕,並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八方才收燈結束。在這整整五天的時間裡,無論是京城內外,還是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綵、燈火輝煌,人們沉浸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當中,盡情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喜慶與熱鬧。
在北宋時期,其手工業的繁榮昌盛可謂是舉世矚目,而這種發達程度尤其體現在每年一度的元宵節燈籠製作之上。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街道兩旁便會被各式各樣絢麗多彩的燈籠裝點得如同夢幻仙境一般。這些燈籠的主題豐富多樣,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以人物形象為主,栩栩如生地展現著歷史典故和民間傳說中的英雄豪傑;有的則以花鳥蟲魚為題材,細膩入微地描繪出大自然的生機與美麗;還有一些是以走獸為原型,活靈活現地呈現出各種猛獸的威猛姿態。
不僅如此,製作燈籠所用的材料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常見的有柔軟光滑的絹布、輕盈透明的紗質、閃耀著神秘光芒的雲母片、晶瑩剔透的水晶等等。然而,對於那些追求極致奢華的人們來說,普通的材料顯然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更為珍貴稀有的料絲、色彩斑斕的魚鯇、璀璨奪目的彩珠、質地堅硬且光澤亮麗的明角、精雕細琢的鏤畫羊皮以及華麗無比的流蘇寶帶等紛紛登場,成為了製作頂級燈籠的首選材料。不過,這些美輪美奐的燈籠背後,往往伴隨著令人瞠目結舌的高昂價格。
對於生活在北宋時期開封城的人們而言,正月十五這天,位於宣德樓門前舉辦的燈會更傾向於一種官方性質的盛大活動。然而,真正屬於民間百姓盡情狂歡的日子,則要等到次日——正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