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整合產能與材料,斷其後路(第1/2 頁)
“同志們,如你們所見,接下來我們公司將要承接這筆龐大的生產任務,所謂人力有盡時,只靠我們一家企業,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生產出80萬臺空氣炸鍋。”
“因此我需要和大家進行合作,由我們公司進行空氣炸鍋的最後組裝工作,其餘的零配件生產材料供應,都將由你們負責完成。”
新的檔案出現在眾人面前。
方林想要借這股東風,打造一個以夏芯公司為主,聯合各個企業的生產標準體系。
各個工廠和企業承接夏芯公司生產任務時,必須按照方林制定的質量和技術標準,進行標準化生產。
“同志們,七十年初期,我們和小櫻花緩和關係,建立外交聯絡,出現在國內的進口商品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逐漸演變成了外來和尚會念經的局面。”
“無論用料如何,也不論是由哪家企業生產的商品,總而言之,通通不如進口貨,老百姓對外國產品另眼相看,各個工業部門,相關主管單位,每年更是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裝置,技術,生產材料。”
“國內對於外匯的需求逐年增加,國有企業的生產任務也開始跟著減少,另一方面,上級還需要企業和工廠進行改制,自謀出路地想辦法養活自己。”
“這一點,我想李廠長最有發言權了。”
見方林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李亞軍站起來說道:“同志們,方總經理說得一點都沒錯,指著財政撥款,上面調撥資金過日子,已經快要成為過去式了,自從打破大鍋飯,全國一盤棋的局面,大批國有企業都面臨著一個相同的問題,從哪裡獲得資金。”
李亞軍的這番話引起了現場眾人的共鳴。
既要馬兒跑,給馬兒吃的草料又在逐年減少。
生產任務逐漸下降,各家企業開始步入寒冬。
今天邀請眾人過來,一方面是為了完成電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配合。
另一方面更是要打造屬於夏國,屬於夏芯公司的產品標準體系。
要和夏芯公司合作,就必須按照公司制定的質量標準進行生產加工。
按照規矩走,誰都能吃飽。
要是有人特立獨行,認為夏芯公司無權管理他們,現在就可以離開會場。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
獲得利潤的同時,自然而然地要承受一些限制。
李亞軍和燕京電子管廠一門心思給夏芯公司當配套企業。
無論方林說什麼,李亞軍總會第一個贊同。
從大方向講,計算機所完全不具備和夏芯公司抗衡的實力。
別的姑且不說,單說夏芯公司的資金儲備。
一百個計算機所都比不過一家夏芯公司。
見眾人沒有什麼異議,方林將準備好的合作檔案擺在眾人面前。
“同志們,小小的一份合同,能夠讓各家工廠過一個好年,更能讓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改造生產線,引進先進的技術,方總經理對大家可說是仁至義盡,目前有一件事情正在困擾著方總經理。”
李亞軍收到汪天賜的眼神提醒,東拉西扯的講述電子打字機遭遇模仿的事情。
計算機所和劉忠義又一次下調打字機的價格。
不出預料,訂單量開始暴增。
現有配套企業難以承接大的生產量,劉忠義肯定會向現場企業提出合作。
過來開會的不是廠長,就是副廠長,沒有一個是笨蛋。
李亞軍想要表達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說好聽點是與方林共同進退。
說難聽點,遞交投名狀。
“哼!計算機所太不像話,有能耐和外國人對著幹,自家地盤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