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lover in future(第1/5 頁)
距離永安王壽宴結束已有三日,因為齊雨思尚有事情要處理的緣故,眾人並未立刻趕往香積寺。偃師因為同行的緣故未得到永安王的賞賜,但齊雨思向其丟擲了橄欖枝,願意資助其後續的研究,故此這幾日都在琢磨是新開分教還是舉教搬到南仙洲去。至於黑獅鄭氏,在齊雨思的淫威下自然俯首退讓,但也毫不客氣,要求偃師離去後再不能出現在黑獅城,對此偃師倒沒什麼反應,畢竟他雖未讓鄭斂家破人亡,但也讓其身敗名裂。
李之罔相比偃師則要清閒許多,畢竟壽宴一結束,他便徹底成為了對誰都不重要的人,因此也有空閒忙些自己的事,這首先便是答應的為積灰山弟子們採購物資的事。眾人要的東西紛繁複雜,吃食、小說、繪本、衣布,而且皆標註了明確的商號,這讓李之罔在黑獅城足足轉悠了兩日才把所有東西購齊,又花半日把一眾物件收納規整,並貼上請求者的姓名,畢竟他應該是不會回積灰山了,得拜託偃師帶回去才行。
好不容易忙活完,李之罔喘口氣,剛坐下喝盞茶,忽得想起那位極有可能是北河公主的神秘女子要他壽宴結束後去北河府。他望向窗外,剛過正午,時候還不算晚,便洗了個澡把身上熱汗洗去,又給偃師說上聲,便獨自出門而去。
街道上仍是張燈結綵,但李之罔已看倦了,只直往北河府去,這幾日他已知曉其他諸侯的行宮都在永安王宮附近。
經過一茶樓時,他聽到人聲鼎沸,不時還傳來些爭辯聲,一時好奇心湧上,喊著借過借過往裡擠,只見三個年輕人分坐一方,正據理力爭地談論著些什麼。
他細細聽上一陣,三人分別喚作何順遂(兆天年——兆天年)、李杓(兆天年——兆天年)與鄭漢(兆天年——兆天年),分作兩派,何順遂與李杓一派,鄭漢一派,爭論的話題正是北河公主於壽宴上宣佈的天下武道等級。主要爭論點有二,一是此武道等級是否是北河公主首創,亦或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糅合而成,二則是武道等級中每一級的名稱皆由人物定名,而歷史上是否又確有其人。
只聽李杓道,“鄭漢,北河公主乃天縱之才,怎會屑於竊取前人成果,依我看不如討論歷史中是否真存在那些人物來得實在些?”
鄭漢擺擺手,“那些考究交給歷史學者便可,何需我等受恩惠者窮首。要我說,北河公主雖有天縱之才,但也不可能獨自草創,定有前人典籍作輔。”
李之罔見兩人各說各話,全然不顧對方想法,自說個不停,出言打斷道,“三位恩惠客,可否讓在下說道幾句?”
何順遂與鄭漢沒有說話,只狐疑地盯著他,李杓倒還好,吩咐人群后的小二再端張椅子來。待李之罔坐定後,才問道,“小女子梵惑道門‘灼華’李杓,這位乃是我之師兄‘皆順’何順遂,這位乃是九幽篆門的‘攬策’鄭漢,敢問公子修號大名,又有何賜教?”
修號便是受恩惠者的外號,人人皆有,譬如偃師的“窺機”與齊雨思的“竅魂”,要麼自取要麼由長輩所賜,但李之罔尚未開始修行,自然沒有修號,他遂道,“在下尚無修號,姓李雙名之罔。不敢說賜教,只是亦對武道等級興趣濃厚,想與三位探討一番。”
他邊說邊回憶起當時從蛇蟒洞窟中甦醒並在老鬼的安排下與邪獸廝殺的事兒,繼續道,“大概在數月之前,在下便聽聞武道等級中劍道等級,當時那人評判在下‘招式不精,精神不勤’,與北河公主對於劍道中第一級義手劍士級評判相同,故想來此武道等級非乃北河公主一人之功,或已有前人努而力之,但經由其手大成布世。”
鄭漢拍拍手,指著何順逆歡喜道,“李公子的話便是明證,這不正說明了嗎,武道等級絕非北河公主一人之功。”
“此乃一家之言。”何順遂不滿地拍拍桌子,又望向李之罔道,“那人僅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