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2/3 頁)
族家庭。篤信天主教但思想又比較開明的家庭氛圍鑄就了戴高樂的性格。少年時期的戴高樂就堅信不疑報效祖國的最好途徑就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人。在他14歲的時候,戴高樂就鄭重其事地對家人說:&ldo;我打定主意了,我準備考聖西爾,我要當個軍人。&rdo; 1909年8月,戴高樂考進聖西爾軍校,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他以維克託•雨果的&ldo;風格簡潔,思想精確,遇事果斷&rdo;作為座右銘,性格卻多少有些落落寡合,冷淡孤傲。1912年10月,戴高樂從聖西爾畢業,以少尉軍銜服務於貝當麾下。1913年10月,戴高樂晉升中尉。 ?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戴高樂在凡爾登作戰,三度負傷,三次在戰報中受到表彰。1916年3月,他因大腿被子彈擊中而被俘,在俘虜營中被囚禁了將近3年。其間曾數次逃跑,均未成功。1918年11月11日,停戰使他重獲自由。1919年5月,戴高樂作為法國志願人員赴波蘭參與對俄國紅軍的作戰。1921年4月,戴高樂與伊馮娜•旺德魯成婚。 1921年10月,戴高樂調聖西爾軍校任戰爭史講師。1922年至1924年,入法國軍事學院深造,傾向於快速機動的運動戰思想。畢業後赴總參謀部運輸供給局任職。1925年10月,法國陸軍總監貝當元帥委任他為參謀。1927年至1929年,戴高樂在萊茵區的駐防部隊任少校。1929年底至1931年底,戴高樂在中東服役兩年。此後晉升中校,在國防委員會擔任秘書達四年之久。
第二部分戴高樂 將軍(2)
戴高樂在倫敦向法國人民發表六一八抵抗演說
戴高樂一直致力於軍事理論的研究。30年代法國政局動盪不安,世界戰爭的威脅日益增長。戴高樂與法國的一些有識之士努力喚起法國公眾輿論的警惕,竭力主張建立一支由職業軍人組成的、配備坦克、飛機和機械牽引的新型大炮等先進武器裝備的機械化部隊,以抵禦可能來自萊茵河彼岸的進攻。1934年5月,戴高樂出版《建立職業軍》一書。1936年,德國進軍萊茵之際,戴高樂主張法國&ldo;應該迅猛而突然地採取行動&rdo;。1937年底,戴高樂晉升上校,擔任駐梅斯的第507坦克團團長,&ldo;他大搞坦克戰和快速出擊演習,並終於有機會在實際中去檢驗他的理論&rdo;。1938年,戴高樂出版《法國及其軍隊》。1939年11月初,戴高樂上書總參謀部,闡述他建立機械化部隊的主張。1940年1月,戴高樂又寫成備忘錄&ldo;機械化部隊的產生&rdo;。戴高樂提出:&ldo;任何守軍如果只侷限於使用舊式武裝進行靜止防禦,是註定要失敗的。只有使用機械化部隊對付機械化部隊,……用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部隊進行反擊……(才)是現代防禦戰中不可缺少的手段。&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