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對症下藥(第1/2 頁)
胤禛還沒怎麼著,弘暉就忍不下去了,“諸位此言差矣,興建公塾為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為了大清百姓!諸位個個家底豐厚,可慈幼院的孤兒一旦長大成人,淪落到靠乞討謀生亦或流落青樓的不在少數,本王於心不忍,諸位於心何忍?”
眼見有人正欲張口逼逼叨叨,他選擇視而不見,“興建公塾也就頭一年耗費頗多,往後哪裡用得著多少銀兩?再有孤兒學藝是半工半讀,一應耗費他們自己就能承擔一半,朝廷能有多大負擔?”
“這不是負擔不負擔的問題,而是……哎!成何體統……”
幽幽的盯著這陳舊腐朽的老臣看了幾息,弘暉猛地嗤笑一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諸位飽讀詩書,別跟本王說,這句話爾等都不知道?教孤兒謀生的本事要爾等的命了嘛?侵害爾等的權益了嘛?本王又沒要求增設科考科目,爾等一個個的在這著急什麼?”
有人出來打圓場:“昭親王,話不是這麼說的,到底這麼些銀兩,自要審慎考慮。”
“既然爾等捨不得國庫出銀子,那就本王來,左右本王往日賺了些銀兩。不過,到時候,爾等真的放心嘛?”說是板上釘釘的儲君,但此時他還不是!讓他一個人出銀子,不怕他借開公塾之名私下培養自個的班底嗎?
然後胤禛就眼睜睜的看著文武百官盡皆變了臉色,有些個還在面面相覷,就忍不住也嗤笑了一聲,“好了,都別吵了,事關慈幼局,乃是公事,何須私人出銀子?弘暉,你別再逗他們了。”
弘暉配合的拱了拱手:“兒臣失儀,還請皇阿瑪見諒。”
“諸位也別跟昭親王計較,他年紀小,說話許是衝了些,但他做事向來考慮周全,諸位也別總吹毛求疵,細細琢磨琢磨昭親王的奏摺。”
這是明晃晃的偏心眼啊!萬歲爺,您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任心中如何腹誹,諸朝臣面上忙道不敢,給足了萬歲爺和昭親王臉面。
“弘暉,你繼續說。”
弘暉收回眉眼,再次迴歸往日低調內斂的樣子,“回皇阿瑪,兒臣也知此事非一時之功,但慈幼院的孤兒同樣是我大清百姓,不能叫他們沒了出路。”
“以朝廷之力能救幾人?天下孤兒甚眾,朝廷不堪重負啊!”
“能救幾人是幾人,不求問心無愧,只求無愧於心,做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眼見朝堂上再次鬧了起來,胤禛知道該他出面了,“好了,有事起奏,無事退朝,這事改日再議。不過,朕想下回,諸位不會再用這麼淺顯荒唐的理由敷衍朕吧?”
瞧那一個個的都找的什麼藉口?簡直就是為反駁而反駁,粗糙又淺顯,怪不得弘暉這麼好性子的人都生氣了!
身為皇阿瑪,他自是要為長子出出氣的。
諸朝臣頓時敢怒不敢言,同時決定將那道奏摺抄錄回去,然後一字一句的斟酌,免得再被萬歲爺當面諷刺不夠專業、還不夠博學。
這等被指著鼻子“罵”的經歷有一回就夠了,還嫌不夠丟人?
等到翌日早朝,文武百官個個就像進修過一樣,堪稱煥然一新,但唯有一點沒有絲毫改變,那就是朝臣還是不同意興建公塾。
然後根本不用胤禛插手,弘暉僅憑一人之力將文武百官一一辯的啞口無言,叫胤禛和諸王長了好一番見識。
以前就曾見識到弘暉\/弘暉侄兒的這張嘴的厲害,如今再仔細一瞧,果真名不虛傳!
而後,早朝吵了半拉月,果真叫弘暉達成所願。
——雖然胤禛這個一國之君本就同意此事,他只需要讓朝臣不要跟著唱對臺戲就成!
二月底,興建公塾的事初步定了下來,人手也一一確立,而這事胤禛本來屬意交給昭親王弘暉一人主理,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