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3(第1/3 頁)
魏念很怕數學,打心底裡對數學有一種恐懼,這是從小就有的陰影。
魏念打小是個笨小孩,特別是在數學方面,同齡人的人背九九乘法表要一週的話,他得用兩週,而且還是斷斷續續,坑坑巴巴的那種。讓他記憶最深的一次是老師上課默寫乘法表,其他人快速寫完,而自己還在吭哧吭哧的才磨到五。然後全班四十幾雙眼睛就直勾勾的都看著他,等著他。直到許久之後,在眾人的矚目和不耐煩下魏念堪堪的落下最後一筆。
默寫完老師要檢查,檢查完要評比,一評比就有典型,有典型就是魏念。他把老師氣的不輕,寫的最慢,錯的最多什麼六九四十五,五九六十四。越多還越少了。於是當著全班的面,對著魏唸的手掌心來了一教鞭,然後在全班鬨笑中把他趕到最後一排罰站。也是從那以後,願意和他一起玩的就很少很少,小孩們天真的意識告訴他們,不能和笨小孩玩,會一起變笨的。也是從那時開始,魏唸對數學有了牴觸。
上了小學,魏唸的智商好像好了點,起碼能跟上正常人的背誦理解速度。偶爾還能小爆發一下。
但是在一個人某刻突然爆發出與平時不相符的能力的時候第一個迎接你的絕對不會是讚美而是質疑。
一次小考上,或許是上天眷顧,又或者自己小腦袋瓜子開了竅,那次考試可謂是行雲流水,下筆如神。最後成績出來當然也驚掉了一頓人的下巴。
老師也是不信的,於是當著全班的面輕輕的說了一句,“這是你自己寫的?”
當時魏念年少,只當是老師平時問話,“是我自己寫的。”
老師沒有說話,只是拿著教鞭來到他的跟前,冷著臉說,“手伸出來。”
魏念不明所以,把手送到老師面前,然後棍影閃落,pia的一聲,打的他的手掌熱辣通紅。
“小小年紀不學好,作弊說謊,去後面站著去。”老師絲毫沒有在意魏念眼裡旋著的淚珠和倔強的眼神,只當他是不服氣,於是教鞭一揮,把他使到了教室後面罰站。他的眼裡容不得一絲沙子,他就是權威,超出他認知以外的事情,就是作弊,就得受罰。
魏念也沒有爭辯,老師的威壓讓他沒有勇氣去辯解,只能是默默承受。於是,他成了不誠實的孩子,朋友更少了。心中對於數學除了抵制也多了害怕。
從那以後,他的數學一直不好,誰教都不好使,成績也就勉勉強強在及格線上徘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高三。
高二後半學期,班裡一位同學因為座位問題叫來家長,家長不講道理,來到學校就是撒潑打賴,顛倒是非,氣的班主任當場摔了手機,當天就辭了班主任,然後在家休了七天才緩了過來。學校不大,事情傳的也快,不過一天,誰都知道那高二八班有個難纏的主,是個難蹚的渾水,所以在原來的班主任不幹之後,誰也不想也不願接手這個爛攤子。
羊群沒了頭羊,就會亂,就會散,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而解決這種狀況的辦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找一頭新的頭羊代替,一種是打散,將之融入新的羊群中。
於是在熬過高二下學期結束後,高二八班被解散了,魏念憑藉著不錯的成績被分到一個不錯的班級。
丁鵑,魏念新的數學老師,學校最老資歷數學老師的徒弟,bJ師範大學畢業,入職兩年便帶起了重點尖刀班,可稱的上是年少有為。
丁鵑的心氣很大,魏念呢學習成績不賴,唯獨數學成績難堪,這就讓她很難受,於是魏念便入了她的眼,這是她的責任,也是魏唸的幸運。
魏念當時對數學其實已經是愛咋咋地了,完全屬於半放棄,能撲騰兩下就撲騰兩下,撲騰不了就地躺平。
高三首考之後,魏唸的數學成績不出所料的波瀾不驚,持續穩定的徘徊在及格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