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2/2 頁)
即就想到了一個問題:&ldo;如果談和之後,張氏發現衫家與咱們家沒交情,他要反悔怎麼辦?&rdo;
&ldo;這個不難辦,從現在開始,咱們家努力搞好和衫家的關係就行了,只要這份關係變成真正的關係,經得起張氏的考查,他就不敢輕舉妄動。&rdo;朱元璋認真地道。
&ldo;不行!&rdo;馬智雄居然一口就拒絕了:&ldo;咱們家有進士杆,那衫家不過是個暴發富,這次貼上去送田送人已經失了面子,以後再不可與衫家有所往來。&rdo;
&ldo;這……&rdo;朱元璋啞然失笑,這馬智雄雖然是個厲害人物,但也有這種盲目的自傲啊?果然……他是考中過舉人的,多少也有點讀書人看暴發富的那種不屑之氣,擁有這種傲氣,他終究也難成大器。也罷,馬家畢竟是鄉下一個士紳家族,要出個成大器的人哪有這麼容易?
朱元璋不再提意見,靜等著馬智雄自己拿主意。
過了幾息的時間,馬智雄抬起頭來,輕笑道:&ldo;對了,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極好的談和方法,可以把兩家人緊緊地綁在一起,想反梅翻臉都不成……&rdo;
&ldo;您說的是和親?&rdo;朱元璋忍不住一楞。
&ldo;沒錯,和親!&rdo;馬智雄得意了起來:&ldo;二弟今年雖然二十四歲了,卻還未娶正妻,三妹今年十五歲,也已經到了可以談婚論嫁的年齡,我聽說澄城張鬥耀有一兒一女,也在適婚之齡,乾脆就把這兩對人給撮合到一起。三妹嫁給張家的兒子,二弟則娶張家的女兒,正是一舉兩得。&rdo;
和親?朱元璋心裡頓時反感起來,上一世他就非常反感和親政策。在他的影響之下,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朝雖然出了許多蠢材皇帝,但再蠢的皇帝也謹守著大明朝的錚錚鐵骨,沒有一個子孫給他丟過和親的臉。沒想到重生轉世,居然碰上一個拿自己弟妹去玩和親的族長,真是讓他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