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袁世凱銀元 > 第1頁

第1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史學研究] 《袁世凱傳》作者:唐德剛【完結】

袁世凱史傳再發掘

「紐約時報」現任駐華特派員泰勒(patrick e tyler),最近於二月六日該報發表一篇有關浙江奉化溪口鎮,蔣介石故居的「專訪」。他說近來蔣在大陸上已不再是個「暴徒惡棍」。相反的,他在溪口的故居已成為海內外遊客的朝山聖地(a)。每年平均有訪客百餘萬,且在逐年增漲之中。這些訪客百分之九十是大陸人,然臺灣往訪者每年亦不下十餘萬。

作者並感概地說,文化大革命期中,蔣母王太夫人之墓遭到嚴重破壞。老人的骸骨與墓石,被紅衛兵亂拋於山林之間。可想像是慘不忍睹。但是近年皆全部修復,煥然一新;連那座寺廟「文昌閣」亦經重建,而當今的管理員六十四歲的王某卻正是三十年前的紅衛兵之一。王某自述是屬於當時反對毀墓的「保守派」──其實也是天曉得也。

記得七八○年代之間,我個人亦曾數度返鄉。舊中國的骨肉之情,還使我幻想去「訪舊宅、掃祖墓」。數度試探沒結果之後,返美曾作了一些還鄉詩,有句說「指點鄉農識墓門,煙雲遙拜淚沾襟。先塋哪有孤墳跡?祖宅真無片瓦存……」──我因回去的早,國家還沒有開放重建。有些誠實的「鄉農」故舊,尚告我實情。那些在開放後才回去的至親好友,還鄉之後,居然還能「哀毀骨立」、「泣血哭墓」,回來告我說:「媽媽的墳還在!媽媽的墳還在!」吾知其為「保守派」紅衛兵之傑作也。

前些年與好友遊臺中「日月潭」,見老總統蔣公曾在潭畔建了一座巍峨的七級浮屠的「慈恩塔」,祭祀的是蔣母遺像。──這位基督大總統,為何建了一座佛教式的浮屠高塔呢?──慚愧的做了個「歷史學家」,吾知其心境也。

據泰勒的報導說,蔣公近在大陸(尤其是在浙江奉化一帶),其聲望至少與毛某平起平坐的。連中共治下的公務人員,都承認「蔣介石不是個壞領袖」。他和毛澤東的分別,只是在意識形態上「各為其主(義)」而已。──毛所致力實行的共產主義;蔣所致力實行的則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如此而已。但是言外之意,在當今世界上,「共產主義」連「共產主義者」對它老人家都已失去信心,則蔣在大陸人民心目中的聲望似乎正在直線上升呢。

別外值得注意的是,「紐約時報」這家當今世界上最有權威,也是辦得最好的一份報紙,它對中國新聞報導的態度(包括泰勒本人以及十多位他的前任)一向都有其偏見的;尤其是對中國的中央政府。因此中國中央執政者,自西太后、袁世凱而下,諸位總統、主席,到「假皇帝鄧小平」(這也是該報封給鄧的榮銜),直至江澤民、李鵬,在該報的評述之中簡直就沒一個好東西。

該報每天都刊在第一版左上角的大牛皮,什麼「凡天下可刊載的新聞,無不刊載」(&ldo;all the news that is fitto prt&rdo;)。可是去秋江澤民訪美,美國工商界在華爾道夫大旅館,由季辛吉主持的盛大招待會,這則「可刊載」的天大新聞,「紐約時報」硬來它個「隻字不提」,把老江封殺得乾乾淨淨。

紐約時報這種偏見,因而使早年的國民黨和近年的共產黨對它都恨得牙癢癢的。巴不得它關門大吉才好。可是「紐約時報」對我們國共兩黨,如稍示青睞,則被讚譽者又無不喜形於色,爭相轉播,視若殊榮──乖乖,真是一字之褒,寵踰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

四星級的模範監獄

「紐約時報」何以如此偏激呢?說穿了也沒啥深文大義。須知美國這個國家,一開始便是個中產階級的國家。──它在「殖民時代」(lonial period)在維吉尼亞(孫

目錄
夏夢龍與少年遊缺德地圖持續為您導盲在逃生遊戲裡崩壞boss抽卡抽出新人生大盛疑案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