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既原始,又不原始。(第1/4 頁)
定海縣城西門外,今天又有熱鬧。
河上拖對網。
兩艘500料大船,張開十餘丈的大網,在江面上來來回回,只為演示給江岸邊層層人群簇擁的那位營海使小大人看。
對網啊!
還是如此大的對網,若是能放到海面上,當下大黃漁汛已經快要到來,這樣的好船,這樣的大網,一網下去少說也能有個幾百斤魚獲,普通漁家裡一輩子都不敢想的好物事,曾經太平年景裡,也只有那些大財東才能置辦。
當下,竟然成了個玩意兒,放在這甬江上空耗!
天理何在!
那青天薛知縣,那海軍都督府,還有那遠在金陵城裡的皇帝陛下,為何就沒人能阻止這位小大人如此胡來?
旁觀人群中,陳寧默默傾聽著附近一位老人幾乎是老淚縱橫地喃喃自語,嘴角帶著冷笑,目光卻落在那闊達百丈的甬江上,兩艘拖網大船來來往往時,江面上並不禁止其他船隻透過。
再看稍近些被人群簇擁的那人,若在岸上,根本無法靠近。
這人還恰恰喜歡到江邊。
大概,這是唯一的破綻。
打定了主意,陳寧就悄悄擠出了人群。
該去見見那位章故友,不然,萬一對方徹底死了心,返回海寧,他就只能重新規劃很多事情。
……
丟人現眼了一個上午,朱塬午間返回營海使府邸,見到嬉皮笑臉跑來蹭飯的華高,也沒有好臉色。
朱塬想去海上親自感受對網的捕魚效果,華高堅決不同意,一副朱塬敢往海上跑都督大人就要觸柱死諫的樣子,還嚴厲警告朱塬身邊諸人,這次誰敢縱容他亂來,就別怪他也亂來。
於是地點只能改在甬江上。
第一批糧船出發,第二批和第三批需要準備的事情依舊很多,不過,朱塬這些日子也開始抽出時間規劃一直在醞釀的另外一件事。
簡單兩個字:捕魚。
這麼說顯得太沒水準,專業一些,應該叫‘漁業生產’。
關鍵是生產!
今天就是其中一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朱塬之前對海洋捕撈的瞭解……基本上沒了解,因此,最近都是從零開始。捕撈工具、捕魚種類、大小魚汛,如此種種。
瞭解越多,思路也越來越清晰。
午飯罷,打發走華高,朱塬來到內宅,沒有立刻轉向東屋午睡,而是來到西間的書房,重新瀏覽最近蒐集整理的各種資料。
打算最近幾天就擬訂一份完整的方案送去金陵。
說起這年代的漁業生產,朱塬覺得,可以用短短一句話概括:既原始,又不原始。
原始在於,首先是這年代的漁業生產力,低,非常低。
近日收集到的一些資料,整個舟山漁場區域,根據元廷強制按照漁船攤派用於醃魚的鹽引的規模,再考慮到其中使用私鹽乃至直接鮮食鮮銷的份額,往大了一些估計,也只有300萬斤左右。
三百萬斤,乍一聽很大的一個數字,換算成幾百年後的計量單位,其實只有區區1500噸。
朱塬可是大概記得,後世全球每年的海洋捕撈總量達到上億噸級別,而那怕中國一國,也有1000萬噸上下。
相比起來,守著中國最富饒的一片漁場,年產量1500噸,聽著就像玩笑一樣。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這卻是事實。
而且,瞭解到這個事實,朱塬也終於明白,曾經老朱為何會那麼毫無負擔地宣佈遷界禁海。
1500噸魚獲,再換算成當下每石150斤左右的計量,也只是2萬石而已,整個大明海疆,總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