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矢、恆矢,弓所用也,矢、矢、矢、庳矢,弩所用也。”
(3)匕:古時箭頭的別名。《左傳·昭·二六年》:“謝之中盾瓦……匕人者三寸。”
(4)一槍三劍箭:箭的一種箭頭為扁平銳三角形,箭桿以木或鐵製,供弓弩發射用,因其一次可發射三枚,故名。
(5)三叉箭:箭的一種。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似,惟箭頭為本叉形,中有尖刃,兩側各有向外突出的小刀,整個箭頭呈扁平狀。
(6)大習箭:箭的一種。箭習與箭桿比普通箭為長。唐·杜甫《丹青引》詩:“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太習箭。
(7)小鑿頭箭:箭的一種。箭頭形狀如鑿頭,箭桿較細,以木或製成。供子弩發射。
(8)飛鳧:箭的一種,《六韜·虎韜·軍用》:“飛鳧雷影自副。“《注》:”飛鳧。赤莖白習,以鐵為首。”
(9)飛虻:箭的一種。漢·揚雄《方言》:“箭……其三鐮(稜)長尺六者,謂之飛虻。”《東觀漢紀》:“光武作飛虻箭,以攻赤眉,”
(10)無扣箭:箭的一種。箭頭為扁平銳三角形,頂角細小如針。箭桿以木或竹製。為明代弓射箭。
(11)無羽箭:箭的一種。又名“沒羽”。《宋史·兵志》:“湖北享西造納無羽箭。上曰:“箭不用羽,可謂精巧。”
(12)木羽:弩箭的一種。據《宋史·兵志》載:“宋真宗鹹平元年,石歸宋獻木羽弩箭,能致遠,入鎧甲。”
(13)木箭:箭的一種。以木製之。
(14)木樸頭箭: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似,惟箭頭以硬木製成,頭大尾小成滴水狀。
(15)木兔叉箭:全長二尺九寸,箭頭為三稜椎形,後面有兩個月牙鏟形尖齒朝前突出,植於箭桿,杆以楊木製,箭羽為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16)水箭:全長二尺九寸,箭頭為鐵製,形狀如鏟。長五分,寬七分,以與箭桿相連,以梨木製,箭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17)烏龍鐵脊箭:鐵製。箭頭呈扁平蛇矛狀。用弓發射。
(18)月牙箭: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同,惟前頭為月牙狀,有朝前突出之兩尖刃。整個箭頭呈扁平狀。
(19)月牙箭:全長二尺九寸。箭頭為鐵製,呈月牙鏟形,長一寸五分,寬一寸二分,頭部鋒利,箭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20)鳳羽:弩箭的一種。元《東南記聞》載:“趙執中制木幹箭,能射三百步外,名鳳羽。”
(21)半邊扣箭:箭頭為扁平銳三角形,頂端尖細如針,後部有二個倒鉤,非常鋒利,箭桿以木或竹製成。為明代弓射箭。
(22)平題:箭的一種。漢·揚雄《方言》:“箭明鏃……者謂平題”。
(23)艾葉頭箭:箭的一種。箭頭為艾葉狀,尖刃之下有前斜出之若於尖刺,整個箭頭呈扁平狀。
(24)號箭:
傳遞訊號的響箭。《水滸傳》第十一回:(朱貴)搭上那一枝響箭,向對港敗蘆折葦裡面射去,林沖道:“此是何意?”朱貴道:“此是山寨裡的號箭,少刻便有船來。”
(25)四扣馬箭:箭為扁平圓錐形,箭桿為木製,杆末端扣弦處為交叉成十字的兩個月牙形,此箭多用於射馬。為明代弓射箭。
(26)四髯箭:弩箭的一種。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同,惟箭頭後有四須,兩旁刻有深槽,能穿甲而過。此箭體過程,不能遠射,常用腰開弩發射。
(27)白羽:以白羽作箭羽,故名。張守節《正義》引文穎曰:“引弓盡箭鏑為滿,以白羽羽箭,故云白羽也。”
(28)皮頂角頂小樸頭箭:箭頭為皮革裹棉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