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3'【《海防纂要》針路中的釣魚諸嶼,福州往大琉球針:
東沙開船,用單辰十更取雞籠山,北邊過;見梅花瓶嶼並棉花嶼、彭家山,乙卯並單卯十更取釣魚嶼,北邊過,前面是黃麻嶼,單卯四更取黃尾嶼,北邊過;甲寅一更取赤尾嶼,乙卯六更取姑美山,北邊過;仔細用單卯取馬奇山,北邊過;甲卯並單寅收入琉球港。】
'4'【《三朝遼事實錄》“明王在晉撰。十七巷,首卷《總略》一卷。崇禎十一年(1638)成書。首卷《總略》,概述遼東分野、沿革、戰略地位、邊防及朵顏、海西、建州勢態,正文十七卷敘列萬曆四十六年(1618)到四月天啟七年(1627)的遼東戰事。依年按目,歷敘戰守梗概、兵餉要務、將土怯弱、官僚相訐情況,引錄大臣奏議,多它書所未備,為研究明清戰爭的重要史籍。有崇禎刻本,清乾隆時被禁,1930年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據私藏本影印”轉自百度百科編輯者:商羊舞】
第六章 明朝患上了心臟病
明末,
遼東,戰局急轉直下。
數次征討皆告失利,薩爾滸、瀋陽、遼陽、廣寧,一次次的失利,一個個重鎮的接連丟失。
薩爾滸之役中明朝舉兵十萬,結果是失利。
瀋陽、遼陽之戰中袁應泰和張銓曾議兵十八萬,結果又是失利。
廣寧之戰中熊廷弼、王化貞所部共十五萬人,結果還是失利。
以上資料顯示,明朝在與後金作戰的三次失利中,所動用的兵力數分別為——10萬、18萬、15萬,以這樣的數字來看,要徹底消滅後金,聚兵十幾萬肯定是搞不定的,要想解決問題必然的選擇就是增兵,要增兵就必須得加餉,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而如果朝廷一時不能開出足夠多的餉,那眼下就得緩一緩。
王在晉作為總理戶、兵、工三部的署部侍郎曾經測算過,如果要議兵三十萬,那朝廷得拿出一兩千萬的銀子來湊餉,這簡直是天文數字,在當時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的。
另外,王同學也一直認為,財政問題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這比後金作亂還更可怕,所以他一擔任遼東經略,目標不再是費更多的銀子去滅了後金(反正當了褲子也湊不齊),他目標是要避免遼東問題成為尾大不掉之患,從而引發朝廷的心臟病。
王在晉題:“年來遼左興供繁浩,甚以川酋造孽……臣亦當量力而進,不至束手無措,庶免尾大不掉之患矣。”'1'
基於這種判斷,王同學經略遼東的策略是儘量節約用度,憑險固守,每年以最小的消耗來穩定局勢。他首先要確保的是,大明王朝不會因心臟病發作而猝死,其次才是等待條件成熟後將努爾哈赤一舉殲滅。
其實,關乎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時刻亦然來臨,而明王朝存亡的關鍵,不是後金有多強,反倒是明王朝自身有多虛弱。
不過,以孫閣老、袁縣令為代表的一幫人,對於朝廷的財政問題是渾然不覺,根本不知有所謂“量力而行”、“尾大不掉”這些概念,他們滿腦子想的是如何大肆增兵添餉、怎麼擴大政績工程、妄想只要能擁兵十幾萬,似乎就能解決遼東問題了,所以他們跟王在晉是談不攏的。
孫閣老的策略是力求速戰、大舉進攻,但實際上沒什麼希望,楊鎬所部是10萬人,袁應泰、張銓議兵18萬,熊廷弼、王化貞手下有15萬兵馬,可三次大戰均告失敗,而孫老師的隊伍雖說一度領餉的人有14萬,但他自己後來清汰下來,卻只有11萬,就力量而言不見得比有前三次強,所以也就談不上有必勝的把握,而後來的“柳河之敗”更是證實了孫老師的隊伍還不如楊鎬、袁應泰、王化貞的手下。
至於袁縣令所提的什麼“憑堅城,用大炮”就更為可笑了,因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