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下雨。
到了正月,努爾哈赤大軍洶洶而來,狂風暴雨驟然而至,此時形勢萬分危急,非但是“有事”,而且是“出事”了,所以兵部尚書王永光當即就提出,需要啟動預案,歸併寧遠了:
“兵部尚書王永光疏言,據高第塘報,奴賊本月十八日過河,請令經略,嚴諭哨探前鋒各營,並寧前各城堡,一意堅守,賊來奮勇堵剿,如有蓄縮不前,望風先退者,無問將卒立斬以狥。”'4'
王大人上疏裡說得很清楚,因為高經略報稱,後金十八日渡河,所以王大人要求寧遠、前屯以東的“哨探前鋒各營”,一律撤往寧遠、前屯各城堡。這裡王尚書所謂的“並寧前各城堡”,還要“一意堅守”,也是在強調要堅守寧遠。
除王永光、李魯生以外,強烈要求堅守寧遠的,還有一位遼東的老人,就是那位好話說盡、壞事做絕,大搞“神出鬼沒”點兵法的閻鳴泰。閻大人此時官拜兵部侍郎,協理京營兵政,比在遼東當孫閣老跟班兒的時候風光多了。此刻,寧遠必有一戰,已經不可避免,所以曾為遼東巡撫,久在關外任職的閻大人也發表了意見。
閻大人的意見,也是要堅守寧遠,而且還具體談了怎麼守,什麼首山、筆架山要埋伏精兵、暗藏火炮,而覺華島上水師又應該如何出擊敵後等等'5'。
王大人是兵部尚書,代表的是戰略決策層的態度;李大人是兵科給事中,代表的是參謀部的看法;閻大人曾為遼東巡撫,代表的是前線作戰預案設計團隊的意見。由於他們三人的說法都比較雷同,所以由此可見,對於堅守寧遠這個問題,京師裡頭是比較統一的,沒人說不守寧遠,也沒人提出不執行預案。
京師裡廷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得如此熱烈,那身在遼東的高經略又是個什麼態度呢?高大人的處置意見,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全面概括,高度一致”。
“經略高第奏:……由此以東如錦州城大而朽壞,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鋒遊哨之地。夏秋無事防護屯種,入冬遇大敵則歸併寧遠以便保守。自歲前奴欲犯右屯,即行該道鎮嚴為提備。”'6'
高經略這番言辭,把王大人、李大人、閻大人的意思都包攬了,而且說得更為明確,即“入冬遇大敵則歸併寧遠以便保守”,意思很直白,就是要求堅守寧遠,而不是放棄寧遠。
高大人的此番言辭,發表於天啟五年十二月,現場還有一位證明人,就是時任寧前道的袁崇煥。當時袁大人來山海關找高經略討論戰守之策,高經略直接要求執行預案,於是便有了上面那段言辭。
另外,天啟帝在寧遠大戰最緊要的關頭,也表示過非常堅決的態度,就是寧遠必須捍禦,否則軍法從事:
“經略高第塘報,奴夷圍寧遠,哨馬西至曹莊。
得旨:寧遠逼近關門,務極力捍禦,如有疏虞,三尺具在。”
綜上所述,關於堅守寧遠、執行預案的問題,皇帝、兵部尚書、遼東經略、協理京營的兵部侍郎、兵科給事中等一干人的意見都是統一的。
明朝的軍事指揮體系運作規程是,在京皇帝交代兵部,在外督、撫指揮道、鎮(兵備、總兵),而督、撫又聽命於兵部,所以京師和各地交匯的中樞是兵部,也因為這個原因,兵部通常被稱為“中樞之地”,而兵部尚書也常被稱作“樞臣”。
高第作為“遼東經略”和“總督”的地位是相當的,只是官稱不同罷了,當時遼東又暫無巡撫,因而按照指揮體系的排序來看,從中央到前線,一共分為四個層級,分別是皇帝、樞臣、經略(督、撫一級)、兵備、總兵(道、鎮一級),其中前三級都堅決要求捍禦寧遠,那麼作為“道、鎮”一級的寧前道袁崇煥,即便有堅守駐地寧遠的表態,那也只能說明他服從了指揮而已,絲毫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