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議大宋,柴桑激辯尋真理;望江山,豪傑感慨論興衰(第2/2 頁)
山玉海,若無能守禦之力,這潑天的富貴終究不過是無根之萍,遲早會被人蠶食鯨吞,洗劫一空。到時候恐怕又是百年浩劫。”
桑曉的語氣變得有些憤怒。
“若沒有秦始皇一掃六合、混一宇內,漢武帝揚鞭塞外、拓土開疆,大漢盛世的恢宏篇章從何寫起?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之勢,鑄就了強漢威名。若沒有唐太宗馳騁疆場、蕩平諸雄的赫赫武功,又怎會有貞觀之治的清平盛世和開元盛世的璀璨華章?如果手中的寶劍不夠鋒利,胯下的戰馬不夠強壯,拿什麼護佑神州、守得天下長久安寧?眼下這套秩序,別說是郭威,柴榮了。即便是發動陳橋兵變的趙匡胤恐怕都不滿意。”
柴無畏聽完桑曉的話,半天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桑曉說的確實是正確的。雖然人是萬物之靈,人類是這地球上唯一能步入文明的動物,但畢竟也是一種動物。是動物就有七情六慾,貪嗔痴恨!所以人總會被自己的貪念所支配,總會相互鬥爭。我們的華夏文明能延續六千年不中斷,靠的不是妥協,不是幻想和平,而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就像那位堪比堯舜的偉大人物說的那樣:“我們愛好和平,但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柴無畏不知不覺的眼睛裡泛起了淚花,無奈的低下了頭,原本緊握著兼愛劍的右手好似瞬間被抽走了所有力量,劍尖垂地。
柴無畏一直活在一種矛盾的狀態,就像現在的大宋一樣。歷代王朝,宋朝實際掌控的疆域最小,開疆拓土了。就連河西走廊,燕雲十六州都不在宋朝的實際掌控範圍之內。那宋朝還能算的上是大一統王朝麼?郭威,柴榮,趙匡胤三位英明的君主,耗盡心血,為天下一統打下了那麼堅實的基礎,難道真的就這樣失敗了麼?
可如果它不是大一統王朝,那大宋的為何會那麼富庶,百姓又那麼擁戴呢?
想到這些,柴無畏只覺得腦袋都要炸了,怒吼一聲:“啊!”
柴無畏體內真氣仿若脫韁野馬,狂暴肆虐、四處亂竄,剎那間,他身後的山石轟然崩裂,碎屑飛濺,粗壯的樹木亦被這股洶湧內力連根拔起,在轟然巨響中化作齏粉,漫天散落。
不過片刻,柴無畏便覺力竭,雙腿一軟,“撲通” 一聲單膝跪地,雙手無力地撐住地面。
桑曉看出了柴無畏內心的矛盾,緩緩走了過去。
面對內心矛盾到崩潰的柴無畏,桑曉會說些什麼呢?他們的戰鬥還會持續麼?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