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張燕抉擇韓馥危(第2/4 頁)
掩飾,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其內心深處的極度震撼與惶恐不安。
崔烈眼見大局已定,心中那壓抑許久、仿若一座沉寂火山般的情緒終於如洶湧澎湃的岩漿破山而出,他昂首闊步,直面蒼穹,仰天長嘯:“啊哈哈哈哈哈,從今日起始,還有誰敢對我崔某人妄加譏笑!!
大家都在買官,為什麼都譏笑老夫一人!”
那笑聲中飽含著多年來因花錢買官一事而飽受詬病、淪為眾人茶餘飯後笑柄的憤懣與憋屈,亦有如今成功招安黑山軍、即將在政治舞臺上華麗轉身的得意與狂喜,更有從此揚眉吐氣、重拾尊嚴與榮耀的暢快與豪邁。
正在叩拜的張燕等人被這突如其來、仿若晴天霹靂般的狂笑驚得愣在當場,他們面面相覷,眼眸之中滿是疑惑與不解。
不過,崔烈畢竟是久歷官場、久經沙場之人,其養氣功夫著實深厚。
僅僅嘯了兩嗓子,他便迅速回過神來,仿若被一盆冷水兜頭澆下,瞬間清醒理智。
他輕咳一聲,挺直腰桿,清了清嗓子,當即開始宣讀冊封詔令:“奉國家之命,升原平難中郎將張燕為平難將軍,得令之日起,出兵討伐叛逆韓馥,以掃平冀州百姓之苦難,還大漢百姓於安定!”
崔烈此行因是繞道遠行,肩負特殊且艱鉅的使命,天子劉辯為保其順利招安並妥善應對途中形形色色、錯綜複雜的狀況,故而特授予他諸多便宜行事的無上權力。
此亦正是他在幽州能許給公孫瓚將軍和三個刺史,現在又能夠在這黑山軍大營之中,堂而皇之地大肆封官,掌控局面的根本緣由所在。
張燕得令之後,行動果決,雷厲風行,盡顯其黑山軍首領的風範與氣魄。
當日便迅速聚起騎兵四五千之眾,場面好不壯觀。
戰馬嘶鳴,蹄聲如雷,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張燕一馬當先,帶著杜長率領著這支鐵騎勁旅,如離弦之箭般先殺奔趙國而去。
而此時,孫輕所率領步卒們尚在緊張地集結之中,而王當糧草的籌集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整個黑山軍大營一片忙碌喧囂,人喊馬嘶,彷彿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正在高速運轉,為即將到來的征伐全力籌備。
其中有個大漢聲音好似雷公一般......
崔烈站在營地之中,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忙碌景象。
他心中明晰,黑山軍的家眷乃是穩定軍心的關鍵所在。
於是,他身著一襲質地精良、繡紋精緻的華服,進入家眷們聚居的營地區域。
營地之中,婦孺老幼們或坐或立,姿態各異。
他們的眼神中交織著不安、惶恐與好奇,猶如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在這亂世的漩渦中尋求著一絲慰藉與希望。
崔烈臉上掛著和藹可親的微笑,笑容仿若春日暖陽,能驅散些許陰霾。
他目光徐徐掃過眾人,繼而以溫和且舒緩的語調開口說道:“諸位且莫要驚慌失措,我乃是朝廷的上公太傅崔烈。
如今黑山軍順應這浩浩蕩蕩之大勢,已然歸降大漢天子,此乃極為明智之舉。
其目的,亦是為了諸位日後能夠享有安穩太平的生活。”
一位頭髮花白、身形顫巍巍的老婦人,拄著一根簡易的柺杖,緩緩地走上前來。
她的聲音因年老而略顯沙啞,且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抖:“崔公,俺們皆是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心中所求不過是自家男人能夠平安無事。
如今這歸降之後,真的能夠太平度日嗎?”
崔烈見狀,趕忙快步上前,輕輕扶住老婦人的胳膊,眼神中滿是關切與耐心,和聲說道:“但請放心,朝廷之宗旨在於平定四方戰亂,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