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芯國際之三劍客(第2/3 頁)
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上,種上成百上千萬個電晶體。
摩爾定律標示著資訊科技進步的速度,至少在50多年內,該定律都被認為可靠。
但人類的工藝是有極限的,摩爾定律也不可能一直延續。
2001年,當時的晶片製成工藝是130奈米,我們那時候用的奔騰3處理器,就是130奈米工藝。
2004年,是90奈米元年,那一年奔騰4採用了90奈米制程工藝,效能進一步提升。
而當時能達到90奈米制成工藝的廠家有很多,比如英特爾,英飛凌,德州儀器,ib,以及聯電和臺積電。
8年後,2012年製程工藝發展到22奈米,此時英特爾,聯電,聯發科,格芯,三星等,世界上依舊有很多廠家可以達到22奈米的半導體制程工藝。
但從22奈米開始,成了一個分水嶺。
當製程工藝進入14奈米時,聯電(臺灣聯華電子)止步於此。
臺灣地區的“聯電”和“臺積電”,曾被譽為世界晶片製造雙雄,這兩家公司,佔據全球60以上的晶片製造份額。
聯電,更是曾經的老大,但是聯電的製程工藝就止步於14奈米了。
2017年,工藝步入10奈米,英特爾倒在了10奈米,曾經的英特爾晶片製程獨步天下,臺積電三星等都是跟在屁股後面追趕的。
但是當工藝進入10奈米後,英特爾的10奈米晶片只能在低端型號機器上使用,英特爾主力的i5和i7處理器,由於良率問題而遲遲無法交貨。
而在7奈米領域,英特爾更是至今無法突破,而美國另一家晶片代工巨頭“格芯”,也是在7奈米處倒下的。
格芯宣佈放棄7奈米,格芯是美國軍方2016-20年的合作伙伴,美國軍方和航太工業所需要的晶片等都是包給格芯代工的。
但是因為7奈米研發成本和難度太大,格芯最終決定放棄7奈米。
於是這才出現了美國政府將“臺積電”納入美軍合作伙伴中,並且準備和臺積電簽署2024年後與美國政府的晶片代工夥伴協議。
因為7奈米技術,臺積電被美國政府視為“自己人”,而為了長期供貨美國,臺積電也宣佈了120億美元的赴美建廠計劃。
美國自己的代工老大英特爾倒在10奈米,格芯倒在7奈米,而進入更難的5奈米,只剩下三星和臺積電。
但三星5奈米年初才首發,離量產和高良率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之前提過晶片代工,首發,試產,正式量產,這三階段一個比一個重要。
三星在14奈米的良率比不上臺積電,在10奈米的效能比不上臺積電,在7奈米的研發製程比不上臺積電。
你只有達到正式量產且高良率的時候,才能談成功,目前臺積電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能力量產5奈米的代工廠。
縱觀整個晶片工藝製程的發展之路,真的是斑斑血淚,即便強大如ib,英特爾,格芯等國外大廠也是說倒下就倒下,說放棄就放棄。
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程,不成功是大機率的,而成功則需要真正意義上的用命殺出來。則需要真正意義上的用命殺出一條血路。
而後世,中芯國際是唯一一家能拿得出手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的14奈米工藝晶片,力供華為。
而在更進一步的7奈米領域(效能比14奈米提高20,耗能降低50),中芯仍然挑戰重重,2020年底試產,但離量產還比較遠。
至於跟進一步的5奈米領域,則苦於沒有euv光刻機成了設想,沒辦法euv光刻機就是進入5奈米之後領域的鑰匙。
但這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後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