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星河OS和夢興(第2/3 頁)
他們抱著學習的態度,這些他們都忍受了下來。
他們這批迴國的科研人員從無到有摸著石頭過河,真的是舉步艱難。
但是現在他在餘江身上看到了希望,不管餘江能否成功,但他至少給了大家一個目標。
這場會議到這裡也基本結束了。
會後餘江向張超詢問了雲端計算服務的情況。
所謂雲端計算通俗點講就是把以前需要本地處理器計算的任務交到了遠端伺服器上去做。
透過軟體把這些計算機連線起來,也可以理解為伺服器叢集。
雲端計算伺服器具備自動管理實現了無人參與,這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而他的商用模式包括計算伺服器、儲存服務和其他的寬頻資源等。
比如訪問網頁上的圖片處理和線上office之類的應用,這些應用無論你電腦的效能如何,只要頻寬允許都是可以流暢執行的。
因為很多資料處理和儲存都交給了雲端伺服器計算。
而對於個人使用者來說最常使用的就是雲端儲存功能。
使用者可以透過付費得到一個虛理的雲端儲存空間,還可以無限擴充套件。
相比於硬碟儲存,雲端儲存大大的節省了使用者的成本。
而對於企業使用者,就比如那些網頁遊戲公司,他們把以前需要在本地安裝的客戶端放到了網頁的雲端伺服器上。
這樣對網頁遊戲公司來說,他們節省了伺服器成本,對使用者來說變得更為方便,也給他們的個人電腦硬碟節省了空間。
而且還不擔心病毒。
甚至個人使用者還可以透過雲端計算的共享儲存功能賺錢。
所以雲端計算是面向個人使用者和企業使用者提供的一個平臺。
當然雲端計算的發展需要網路速度的支撐。
所以雖然雲端計算這個概念很早就有人提出來了,但直到最近兩年才有企業開始佈局。
比如企鵝和阿里早在2010年就已經開始佈局雲端計算了,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流量池。
未來國際上雲端計算巨頭有亞馬遜、微軟、谷歌,國內有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等。
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都有大量的網路使用者,所以需要大量的伺服器資源來保障使用者的體驗,而這些伺服器資源並未充分利用。
尤其是電商巨頭像亞馬遜和阿里,在電商購物節大促銷時,需要更多的伺服器保障巨量的訪問壓力,
那麼他們透過雲服務的方式把這些未充分利用的資源打包給有需要的使用者,從而增加自己收益。
當然對於雲端計算張超雖然知道這是未來的趨勢,但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因為伺服器的成本太高了。
搞雲端計算對於銳創來說意義不大,因為未來夢興手機的使用者不可能和那些靠流量的網際網路巨頭比。
而且手機使用者也可以透過app使用這些巨頭的雲服務。
為此餘江和張超說起了自己投資嘉行傳媒未來打算做自己的影片平臺計劃。
張超這才徹底的明白。
不過現階段的雲端計算服務離商用還早,而且影片平臺計劃現在也沒錢弄。
所以餘江也只是要求張超先把雲端計算的軟體開發出來。
ps:前面我都在壓劇情,做了很多鋪墊,因為製造業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還有資金支援,我想寫的符合現實一些。
但是有很多讀者朋友反應劇情推進太慢了。
所以這幾天我在想怎麼加快推進劇情,之前寫的好幾章存稿估計是沒用了。
今天的兩章都是現寫的,後面一些不那麼重要的東西我會一筆帶過,甚至直接跳過。
我也不知道這樣寫大家會不會喜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