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方義耍棍(第1/2 頁)
方叔的農家戲班子從起初到現在,也有十來年了。
方叔從前並沒有想過自己將來除了種地外,還是個會唱戲的。當初只因他嗓子好,又曾跟著別人學過幾段戲文,每當農閒的時候,坐在大樹底下或田埂上哼唱幾句,消消閒、解解悶。可後來鄉親們都認為他唱得好聽,唱詞也有趣,於是建議他成立一個戲班子。
無心插柳柳成蔭。方叔倒真沒把大家的話放在心上,可沒過多久,接二連三就有人專程上門來拜師學藝,拗不過熱情和人情,只好答應下來。
方家戲班子剛開始只有三個人,一個唱,兩個敲鑼打鼓,邊唱邊舞,生動活潑。逢年過節博取人們開懷一笑,也順便討幾個賞錢。後來,戲班又添了成員,變成五個人、六個人,直到現在的七個人。唱的不再單是廬劇,也學了些徽劇和京劇的曲目,最大的變化是多了一個會舞刀弄槍的武生。
這個武生是陳家莊人,名叫陳更,今年28歲,兩個孩子的父親,卻是方家戲班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他力氣大,身體結實,腦瓜子靈活,學什麼像什麼。愛看熱鬧的觀眾們都非常喜歡看他在臺上表演。
陳更有自己的想法,一直都不贊成方叔的偏見,說什麼“戲子無用”一類的話。他還認為,方家戲班子應該有更年輕的新人進來才好。而對於自己的接班人,他倒是早早就相中了一個——方義。他特別喜歡方義,總是忍不住稱讚:小小年紀力大無窮,身上有一股子說不出的倔強勁兒。
這次為了能將方義帶到章家莊去演出,陳更想了一條苦肉計。
方家戲班子在百家村的東邊山林裡有一處基地,取名叫做梨園,其實也就是山崗子上樹林裡幾間簡陋的茅草棚。為了不打擾鄉鄰們的日常生活,方叔和徒弟們在這片林子裡朝陽的位置搭建了這個場所,供平時演練使用。
正月初九這天,方家戲班子進行最後一次排演。
方叔這幾天心裡像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一會兒擔心,擔心戲演得不好,到時讓江南人笑話;一會兒又高興,如果能從江南人那裡打聽到可靠的訊息,說不定這次就可以找到慧子了;一會兒又糾結,要是江南人自己也壓根兒就不清楚江南那邊的情況,所有的希望也就要落空。
陳更也看得出來,向來多愁善感的方叔,這次更是滿臉蒙上了一層煙霧,愁得都快分不清哪裡是鼻子、哪裡是眼睛了,只顧獨自坐在林子西邊一個光禿禿的大樹樁上抽菸解悶。
陳更和其他五個班組成員在戲臺上各自忙著演練。忽然,他用眼角的餘光瞟到了在不遠處偷窺的方義,於是他假裝去後面上廁所,將“金箍棒”丟在臺子上。
果然不出陳更所料,方義到底按捺不住性子,在好奇心的強烈慫恿下,跑上臺子自顧自地耍起了“金箍棒”。
要不是陳更一聲吆喝,方義說不定很快就要挨方叔的打罵了。方叔從來不允許孩子們來梨園玩耍,尤其是方義,他擔心戲子們會把孩子們給帶壞。
陳更將方義拉到北邊崗子一條山路邊,悄悄地告訴方義:如果也想去章家莊,那就得馬上執行一條計策……
方義是學武練功的人,對於舞槍弄棒的事,他向來最感興趣。更何況,這次章家莊要求連演三天,肯定是非常熱鬧的場面,他早已心裡癢癢,巴不得跟著戲班子一起去長長見識。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陳更,配合著演一場小戲。
陳更回到臺子上繼續演練。當他用右腳挑臺子上的那根棍子時,假裝沒站穩,忽然向前一個趔趄,隨之直接從一米多高的草臺子上迎面栽倒下去。
“陳更,你怎麼啦?”其他人聞聲,嚇得趕緊一窩蜂跑到臺子下,將陳更扶起來。
“沒事……沒事!”陳更站起來後,一瘸一拐地來回走了一圈,還笑著衝大家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