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順天意(第1/4 頁)
嘉都被破訊息傳入周邊之國時,讓一個個國主對這萬人屠再次重新整理認識。
義軍的威名也打了出來,除此盧思義的殺伐,及控制士族、貴族的手段,使得人人膽顫。
提出反抗言論的直接夷三族,最為重要兵權掌握在盧思義手中,支援他計程車族、貴族都得到重用,尤其是段邵、趙睿、衛將軍、尚書令等家族的年輕一輩都被盧思義提了起來,不管是文職還是兵部,地位都在五品以上。
有著他們的支援加上盧思義強硬手腕,誰還能翻起浪花,這世上不乏牆頭草,也不缺聰明之人,站隊到大世子這一方的,心中鬆了口氣。
雖說大世子瘋了,可他們卻是成為鞏固新主的中堅力量,堅決擁護嘉國護國公提出的政策。
現,沒有一國敢打邳國、沛國、盧國、濟北、戎國、嘉國的主意;不過嘉國並未完全統一。
恆山郡盤踞著二十萬大軍與鉅鹿郡形成對抗之勢。
高衝與雙方戰了已經不下十個回合,雙方死傷人數已經超過十萬。
死傷最大的一方是恆山郡與北疆的守軍,接近八萬。
步戰他們不是高衝、廉卜帶領大軍的對手,現在已經守郡不出,同時還在不斷招募新兵。
高衝也沒有攻城的打算,廉卜聽到傳信兵報來訊息,護國公帶領五十萬大軍支援過來,內心頗為焦急。
不知見到盧思義該如何解釋。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攻下恆山郡。
再者他也需要聽從高衝的,高衝不讓攻城,他也不能擅自做主,更為重要的他也知,以他們現在的兵力,無法攻下恆山郡。
處理完屍體與傷兵,剩下不到兩萬人馬,原地休息三日。等到了五十萬大軍。
這五十萬大軍,多數是濟北新兵,攻城也是炮灰的存在。
然,盧思義還是帶著他們到來。
一同到來的還有段邵、趙睿、衛將軍及被強制抬上馬車拉來的老尚書令,同時還有一道聖旨。
半日時間,五十萬大軍兵臨恆山郡城下。
由老尚書令親自宣讀嘉國國主旨意。
旨意大致內容就是要求他們開城門,承認護國公存在,聽從護國公調遣。
同時一匹匹戰馬向四周散去,向周圍縣城口宣這份聖旨。
然這樣的口宣已經不是一次在周圍的縣城傳開,然而現在再一次口宣,意義不同,因為護國公帶領五十萬大軍前來,若是誰敢違抗聖旨,就是叛變嘉國,誅九族,叛國的墳頭統統會給平了改為良田。
然恆山郡將守聽到這一命令,並未第一時間開啟城門,他們選擇反了。
為何會有這樣的選擇,那是因為鎮北大將軍是丞相的子婿,他心知歸順也是身死下場,反抗還有一線生機,更為重要的他身邊的副將還有丞相的庶子。
他們要為丞相報仇。
為自己的族人報仇。
盧思義接著開始讓士兵宣傳,凡是支援北疆大將軍造反者,守恆山郡城池者,一律按反賊處理。
他們的軍籍、戶籍在國都都有記錄,凡是不放下武器歸順者,入冬之前定讓他們九族前來陪葬。
每隔一時辰就會讓士兵大喊半刻鐘,同時東、西兩個城門之外已經駐紮十萬大軍,現只有北門沒有義軍身影。
他們沒有攻城梯,沒有撞城車,似乎沒有攻城打算,也沒有搭建攻城橋。
然就是這般,守城的人已經心緒不寧。
一日、兩日、三日。
逐漸他們習慣起來,心中的恐懼竟是消散了不少。
然新的一天,辰時,到了吶喊的時候,守城的城衛兵竟是聽不到吶喊的聲音。
一個個伸出頭向外看了起來。
這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