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心灰意冷(第1/4 頁)
姚平仲回到府邸,已是中午時分,馬上派人,請來子午、餘下、武連、普安四人吃酒。席間,姚平仲推心置腹,道:“你們與本將軍有緣,那日多虧你們保護才逃脫。今晚略備酒席,以表存心,還望諸位少俠賞臉。”
子午倍感莫名其妙,按理來說,姚平仲應該請李綱、姚平仲、种師道或者師父、師叔,同齡人喝酒,如何請我們幾個晚輩,一時間不大明白,就擺擺手,笑道:“將軍客氣了。”
普安開門見山,喜笑顏開:“將軍有何吩咐,但說無妨。我們也是喜歡快人快語,不必拐彎抹角。”
餘下尋思,這姚平仲偷襲金人失利了,一定心煩意亂,找人說說話也合情合理,不過作為晚輩,並不熟識,只是目下東京保衛戰才認識,雖說並不陌生,還一起偷襲女真人大營。可除此之外,並無多少來往,也無太深交情,莫非他怕我們告訴皇上,夜襲女真人大營的點點滴滴,怕丟人現眼,故而叫我們來,想讓我們閉嘴,不可聲張。想到這裡,就撓了撓後腦勺,指了指姚平仲,又指了指子午、普安、餘下和自己。一本正經道:“將軍,放心好了。夜襲金營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們知!”
武連一聽,或許是這般緣故,就破涕一笑:“將軍多慮了,我們可不是烏鴉嘴,到處搬弄是非。我們四個大老爺們,絕非婦孺,如何會胡說八道。常言道:‘胡吃胡喝,不可胡說。’這等事,我們懂!”
子午四人看向姚平仲,意欲看他如何作答,姚平仲舉杯痛飲,哈哈大笑,指著四人樂個不住:“你們四人果然是聰明過人,當然這也是今晚題中之義。不過不完全為了這個,想必你們沒那麼無趣。我是個粗人,正所謂一介武夫,只喜歡帶兵打仗,馳騁疆場。笨嘴拙舌,不大會說話。直言相告,我是心中煩悶,就想和你們說說話,僅此而已。我也年輕氣盛過,你們別以為我一把年紀了,與你們沒什麼話好說。你們就欺負我了。”子午四人頓時開懷大笑。
武連好奇道:“將軍,此番為何要夜襲金營,還望賜教?”
餘下笑道:“真笨,偷襲之事,帶兵打仗都是家常便飯,何必多問。豈不聞《三國志》中,曹孟德最愛偷襲,官渡之戰,夜襲烏巢,故而一鼓作氣,戰勝袁本初,是也不是?”
普安道:“不錯,夜襲金營,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真是少見多怪。”
姚平仲捋了捋鬍鬚,笑道:“此番夜襲金營,可是為了搭救康王殿下,這件事皇上千叮萬囑,卻不曾對你們說。你們也不必納悶。此乃軍機大事,當時保密,也在所難免,偏偏金賊還是知道了,故而我等一敗塗地。皇上大張旗鼓,焉能不敗?實話實說,太上皇派童貫伐遼之際,出了伐遼三策,這件事我等早已知曉。此番夜襲金營搭救康王,皇上又是自作聰明,大張旗鼓。這慘敗也就無可厚非了。說句大不敬的話太上皇與皇上,真是絕配。正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懂裝懂,就令人哭笑不得了。他們好大喜功,卻束手無策。太上皇殺了張覺,郭藥師反戈一擊。這兩件事對我刺激很大。我擔驚受怕,夜不能寐。你們恐怕難以明白我心中的苦悶。還是年輕時候好啊,讀兵書、練刀劍,在渭水邊遠眺終南山,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後來啊,長大成人,本想保家衛國,做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可以帶兵打仗,馳騁疆場,抗擊西夏。但自從童貫到來,就心灰意冷了。眼下童貫不再瞎指揮,皇上卻瞎指揮起來。他以為自己拿著夏國劍就好比秦始皇了。秦始皇那是真厲害,李太白有云:‘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咱皇上怎能與秦皇漢武相提並論?至於唐太宗和武則天,恐怕他更是自慚形穢了。”一語落地,惆悵無比,搖搖頭,苦笑一聲。
子午看姚平仲如此推心置腹,馬上追問姚平仲的青春往事:“敢問將軍年輕時候,可有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