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2/2 頁)
朱元璋一邊走,心中一邊哀嘆:我一手建立的大明朝,居然被後世子孫經營成了這個樣子,真是豈有此理。
不一會兒,前方出現一個小廣場,這種廣場朱元璋很熟悉,它的名字叫衙前廣場,是每一個縣衙門前面都會有的。廣場左邊有一個小亭子,名叫&ldo;申明亭&rdo;,這個亭子是朱元璋自己的獨創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他建立&ldo;申明亭&rdo;,將之定為讀法﹑明理﹑彰善抑惡﹑剖決爭訟小事﹑輔弼刑治之所,簡單來說,就是把犯了法的壞人在這裡批鬥的意思。
在廣場的右邊,正對著&ldo;申明亭&rdo;,還有一個&ldo;旌善亭&rdo;,亭上書寫善人善事,表彰貞節善行,簡單來說,就是把做了好事的人拿來表揚的意思。
這兩個亭子曾經是朱元璋的得意之作,它們的存在,曾經大幅度地提高了人們的道德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白水縣的這申旌二亭卻已經年久失修,申明亭已經沒有了蓋子,旌善亭也折了一根木柱,顯得搖搖欲墜。申明亭中有一塊石碑,上書&ldo;誣告加三等&rdo;五個大字,但是由於石碑已經被歲月侵蝕,這五個字看不太清楚了……破敗的申旌二亭,彷彿在訴說著大明朝崩壞的道德……
走過空曠的衙前廣場,終於來到了縣衙門的前面。大門左側,有一個半人高的小廟,這東西叫做皮場廟,裡面供奉著一個土地公。看起來似乎是求土地公庇佑的意思,其實不然,這裡是剝皮的地方!
朱元璋上一世親手製定了一個規矩,官吏貪汙髒銀六十兩之下,就要押到皮場廟梟首示眾,然後行剝皮塞草之刑……具體的做法就是:把貪官的皮剝下來,然後在人皮裡面塞上草,也不知道這個算不算稻草人,反正把這東西放在衙門公堂的旁邊,用來警告繼任的官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