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第1/2 頁)
蘇夷玉有信心,自然無所畏懼,點頭應好。
這樣事情算是結束了,老太太應付了齊國公夫人一場,覺得乏了,便讓眾人退了。二太太回到二房的院子裡,看著門口來迎自己的女兒,原本的疲憊都好像不見了,連忙道:「你怎麼出來了?」
「聽說齊國公夫人走了,我就猜阿孃該回來了。」大姑娘對著二太太關心道:「您沒事吧?齊國公夫人和祖母有沒有為難您?」這幾次齊國公夫人每次上門總是不愉快的,有時候齊國公夫人走了,老太太生氣,也會拿兒媳婦出氣,大姑娘對自己阿孃很是擔心。
「沒事,今日你祖母親自應付的齊國公夫人。」二太太看著女兒亭亭玉立,又貼心懂事,心中高興,帶著女兒往屋裡走,說道:「你祖母乏了,便讓我們回來了。」
到了屋裡後,二太太拉著女兒坐下,又想大房那一堆的糟心事,心中煩悶地厲害,「也不知道你大伯母怎麼教的女兒,蘇夷玉都已經回府這麼長時間了,該教的規矩一點都沒教,平日裡看著很好,一到了關鍵時刻就露了餡兒了!」想到蘇夷玉在齊國公夫人面前口無遮攔,閨閣女孩說著和男子許諾終生的花,二太太都替這個侄女害臊。
「雖然你祖母和大伯父將過錯往齊國公世子身上推不好,但是阿孃又慶幸,至少這樣你的名聲不會被連累太多。」二太太嘆了一口氣道:「說是不連累,其實咱們府中姑娘的名聲因為蘇夷玉,早就不行了,也幸虧是阿孃給你定親定的早,不然要是這個時候還沒給你定好人家,那才是完了。」
二太太說到這忍不住慶幸,耿家都好的人家,她之前都不敢高攀的,和耿家定親,二太太知道那全是耿家太太喜歡自己女兒,不然這事根本成不了,反正她就這一個女兒,只要女兒嫁得好,她什麼都願意。
「本來我是看中呂家的,呂家雖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和咱們算是門當戶對,但是呂家嫡子在讀書上有天分。」二太太想著之前相看的事情,和大姑娘感嘆道:「但我前些日子聽人說,呂家嫡子迷上了一個青樓女子,還將人贖了出來,如今就養在外面的院子裡,聽說和呂家嫡子定親的人家現在還不知道呢?」
這樣的事情,本來二太太是不想要給還未出閣的女兒講的,畢竟太骯髒了些,會汙了女兒的耳朵。但是要是二太太又覺得女兒年紀大了,到了要出閣的年紀,這樣的事情也得聽聽,以後也有個警醒。
大姑娘聽到二太太說道青樓女子,又說道男子養外室,這讓大姑娘的臉上瞬間紅了,她對著自己阿孃嗔道:「阿孃!」
二太太嘆了口氣道:「這些事你早晚都要知道,耿家的幼子耿時文看著是個老實人,當日相看的時候,臉上都害羞地不敢看你一眼,可見耿家的家教還是不錯的。」
說到這,二太太還是很慶幸的,她當初沒有按照女兒的想法,選中和他們家算是門當戶對,家中官職都不高的呂家,而是選擇耿家。若不然這種糟心事就會是女兒的了,呂家的嫡子是在讀書上有天分,但她和女兒想要的是踏踏實實的生活,依照呂家嫡子現在對那青樓女子的寵愛,以後寵妾滅妻是早晚的事。
「梁太太我看著也是個和善的性子,又疼愛幼子,你以後嫁過去,只要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就好了,實在是不錯的日子。」二太太對著女兒道,幼子媳婦不是長子媳婦,還要管家,她女兒嫁過去可謂是一身輕鬆,只要小夫妻感情好,對公婆孝順,其餘的都不是問題。
「你的嫁妝我和你父親也給你商量好了,耿家的長媳是六十四抬嫁妝,你是幼子媳婦,我和你阿爹給你準備六十二抬。」二太太拍著女兒的手道,幼子媳婦總不能壓過長子媳婦,耿家除了長子和幼子外,剩下的三個都是庶子,嫡枝和庶出總是有區別的,二太太不怕女兒的嫁妝壓著庶子媳婦。
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