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撲朔(第3/4 頁)
十年麼?”
劉和的目光瞬間凝住,他絲毫不在意許劭的高聲厲喝,反而輕輕放下了手中銅勺,一改臉上神情,望著許劭的目光中已多了警惕與審視
他的嘴角微微掛上冷笑:“先生知道的,未免太多了。”
孫原在藥神谷十年,這件事除了當今天子,只有劉和知道,頂多他的父親劉虞知道一些,整座帝都,劉和自認無人知曉其中關竅。先前許劭直說複道血案之事,劉和心中已有警惕,如此絕密之事,除了孫原與趙空兩位當事之人,便是劉和身為天子近臣亦被封鎖了訊息,許劭一介布衣,他從何知道?
劉和對許劭尊敬,是因為許劭名聲在外,可他劉和,更是大漢最年輕的議郎,二十歲便身在大漢權力漩渦中的的劉和劉子融。
許劭輕輕一笑,冷峻面容不改,道:
“許劭知道的,未必能比二位少多少。”
“天機神相”許劭許子將,月旦評創始人,一介布衣,敢於在鄉野草莽中直言大漢朝政弊端的真名士,無愧“相人、相面、相劍”三絕。
劉和此時心中已是多了無數的疑問:許劭為何而來?他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他的背後又是誰?
孫原仍是不動、不語。
他明白了許劭為何而來,他的背後是一個人,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卻有著一雙執棋的手。
他輕輕提起銅勺,一勺滾燙的沸水如飛泉流下,奔入茶盞中,茶水打著漩渦,直至杯滿溢位,流在案几上。
水盡,勺空。
他輕輕放下銅勺,望著杯中的茶葉已流了大半在外,輕聲道:
“先生可知道昨夜孫原在白馬寺和高僧雲患大師說了些什麼?”
許劭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已被劉和看在眼中。孫原未抬頭,繼續道:
“昨夜他方與我談過天命,今日先生便來與我談天道——”
“這帝都裡除卻普通的平民百姓,還有幾人未存著敲打敲打在下的心思?”
許劭不語,不知道是真的超出他所預料,還是真的讓孫原猜中了。
孫原不傻,劉和亦不傻。
許劭內心終於閃過一絲喜悅,只是面上絲毫不見神情變化。
他望著孫原,托起桌上的天機劍,轉身便往外走去。
劉和不攔,孫原更是一動不動。
待他行至門口,便駐足不動,頭也不回道:“公子身負皇命,乃天子欽定之人。許劭一介布衣,願公子聽得進許劭這一席話,莫要辜負淵渟劍十年所期。”
一襲布衣,便這麼輕然出去了。
門口的侍女依然伏在兩側,見客人出去,便魚貫而入,卻被劉和的聲音擋住:“不必進來了,送送許先生罷!”
偌大的太常卿府前,此刻停了一輛十六駕的馬車,車上飛簷懸著名牌燈籠,正是當初孫原和劉和在雒陽城遇見的太尉楊賜的車駕。
此刻,一位中年人正與趙空兩人在車前閒談,見得許劭一身孑然,從太常府中出來,不禁笑語相迎:“子將既然來了帝都,為何不來楊公府上一敘,倒讓楊琦好找!”
許劭一見這人,原本寂然的臉上卻又回覆了幾分笑意,拱手道:“楊公幸會。”
趙空眉頭一挑,臉上更是浮現了驚訝神情:“這位便是天機神相許子將先生?”
楊琦笑道:“正是,來為你引見。這位是潁川許劭許子將,這位是南陽都尉趙空,大漢最年輕的都尉。”
這位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太尉楊賜的侄兒,楊琦楊公挺。與劉和一樣,同為大漢侍中,是天子近臣。
許劭面現驚訝之色:“竟然還有一位二千石疆臣在此?”
“是三位。”楊琦笑道,“魏郡太守孫原、南陽都尉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