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未雨(第1/3 頁)
南陽郡,宛城。
宛城原為古之申伯封地,有故屈申城,為南陽郡第一大城,也正是南陽郡郡治所在,有戶四萬六千三百二十四,口十九萬八千七百七十四,南陽屬縣三十六,戶三十八萬,口一百九十六萬四千,僅宛城一縣便佔其九分之一,可見其為南陽第一重鎮。
隨著揚州大量的饑民北遷,潁川、汝南一帶的饑民、流民被迫南下,似乎其中有人故意誘導一般,只有很少部分的饑民流入南陽境內,而湧入江夏郡的幾達四十餘萬。
出乎意料的是,南陽的眾多掾屬似乎並未將區區流民放在心上,而是策動了荊州眾多世家豪族的力量,在博山設立了“南州府學”。
宛城城南有一座北筮山,只不過此刻山上毫無人跡,便是平日裡打柴過活的樵夫也是一個也不見人影,唯有山頂上,有兩道身影迎風挺拔,雖是春寒料峭,卻仍舊單衣薄衫,玄青交映。
“大哥,你動作倒快。”
趙空青衣翩翩,他雖是率性的心性,此刻卻一臉肅然,全無半分嬉笑。
身旁的玄衣男子遠眺山南,眉宇挺俊,氣宇軒昂:“天時、人和、地利,本就皆是先機。”
“既是先機,我便盡佔。”
趙空回到南陽不過二十日,這二十日中他專於兵事,孫宇和一眾南陽掾屬的所作所為並不清楚,直到孫宇邀他一同登山方才明白過來。
從方城山、衡山到中陰山、博山、北筮山,南陽境內諸多山峻險要之處皆已盡收眼內,路途更周遊南陽各縣,僅僅十天,便讓趙空知曉南陽山川地形之貌——太平道將反,孫宇這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平亂之戰做準備。自趙空專任南陽都尉之後,孫宇便不再掌兵,可於兵事而言,他未必不如趙空。
平甘寧之亂,趙空不過用了十天,而這十天,他盡收南陽郡兵,三千郡兵盡屯北筮山之南麓南筮聚。南筮聚北依北筮山,為涅陽、育陽、堵陽、朝陽等縣之北屏,況且南筮聚雖在育陽境內,距離宛城卻也不過二十里。趙空屯兵在此,一為此處天然地勢,北倚山為屏,南擁眾縣,南北又有白河貫通;二來太平道眾或從潁、汝南下,或從江夏西進,南筮聚為南陽郡之中,皆可救援;其三便是因為數萬潁汝流民群落在宛城、涅陽、舞陰、葉縣等南陽北方屬縣,趙空此舉多半有著監視的心思。
“只怕張曼成不這麼想。”
趙空嘴角揚起笑意,他的對手——太平道南方第一方首領張曼成,恐怕絕不會這麼想。
張角以道義信天下,分教眾三十六方,大方萬餘,小方七八千,每一方皆委任首領,長江之南有六方,這第一大方的首領便是張角八位弟子中的大弟子馬元義,只不過這位行蹤莫測的“神上使”久已失蹤,接替他的便是這位出身卑微的張曼成。
趙空知道張曼城想奪南陽,荊州第一大郡自然惹人垂涎欲滴。便是不久前那一場刺殺也與他脫不了干係。
趙空與孫原夜出雒陽,僅僅隔了一日便遇到太平道的刺殺,未免太過巧合。
唯一知道趙空和孫原出城時機的只有兩人,中常侍畢嵐,宣室軍候王越。
只不過這兩人似乎都沒有暗通太平道的嫌疑。畢嵐是十二常侍中最低調的一個,他即使有這般心思,也絕不會在如此明顯時刻行刺殺之事。天子重用趙空和孫原,夜出雒陽北宮宮門,這是何等隱秘之事,若是被刺殺於道,第一個受到天子懷疑的便是他畢嵐,以畢嵐心智,豈會出此下策。
至於王越,以他在天子身邊的地位身份,想來也不需要行此下作之事。
那麼還有誰會知道這種機密?
何進,唯有何進。
如果何進參與了太平道的事,那麼孫宇、孫原、趙空都會成為他們必殺的目標,除去孫宇和趙空,朝廷短時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