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沈家往事(第1/3 頁)
父母總是拗不過孩子,在沈安信的死纏爛打下沈老太太還是點頭同意了。
因著不是自己選的兒媳婦,對顧氏多少有點看不順眼。
再加上她平日做派講究,更是讓老太太覺得自己兒子是受她蠱惑。
偏偏顧氏有一手刺繡的好手藝,時常賣繡品補貼家用。
一個錢字澆滅了沈老太太心頭的火氣,看在錢的份上她也不能過分了。
顧氏知道自己不得老太太的歡心,平日有什麼多是讓沈安信出面。
如此便也相安無事的過了這麼多年,婆媳竟奇蹟般的沒紅過臉。
沈老爺子是個有遠見的人,當初蓋房時便計劃好兩個兒子一前一後分開住。
所以沈家後院比前院小一些。
因著院子小的緣故,沈老爺子在大兒子成婚時便直言將來養老歸大房。
兩個兒子分房不分家,平時吃飯什麼的還是在前院。
她透過原主的記憶和這幾天的接觸,大概瞭解了家裡每個人的性子。
怎麼說呢,很有古人的特色,傳統的大家庭。
沈老爺子雖然明事理但作為一家之主平時很少插嘴家裡的事。
只有對沈老太太做法不贊同時才會出聲。
沈老太太則是日常摳門,但也是為了這個家,畢竟這一家老小吃喝拉撒都要算計。
沈家這些年日子過的緊巴,家裡的孩子一個個送去學堂。
就算讀書上沒有天賦的也要念幾年書識一些字不能做個目不識丁的蠢人。
大房夫妻夫唱婦隨都是老實人,何氏和王氏是一個村子出來的。
可能當初沈老太太相兒媳時知道大兒子是個老實性子,找個太厲害的怕自己兒子受欺負。
也知道何氏的孃家雖然窮了些卻也是講理的人家,親自上門給兒子聘了這個媳婦。
果然沈老太太沒有看走眼,進門這麼多年都讓人挑不出毛病。
孝順公婆敬重丈夫和顧氏這個妯娌處的也極好。
大房的三個孩子,沈玉蘭溫柔嫻靜,日常忙完家裡的活計就跟著顧氏學刺繡。
沈寧柏隨爹也是個老實性子。
只沈寧言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變,雖然聰明卻跳脫得很。
完全不像大房夫妻倆,倒是和他舅舅有些像。
二房沈安信雖然有幾分聰明,但據她觀察沈安信被顧氏吃的死死的。
凡事有沈安信出頭在前顧氏躲在後面拿主意。
沈安信大機率還是個懼內的,有幾次她都發現沈老二的耳朵紅彤彤的一看就是擰的。
不過人家夫妻恩愛,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對於她這個單身狗來說是理解不了的。
至於沈玉姝就是原主,被顧氏養成了個文靜柔和的性子。
這是好聽點的說法,說白了就是又單純又膽小,這在村裡卻不是個好事情。
在養孩子這一點上,沈老太太尤其看不慣顧氏的做法。
覺得把一個農村姑娘養的太嬌氣將來不好找婆家。
沈玉姝不禁猜想,顧氏原來的身份應該不簡單。
一個女人不止會刺繡,還會識字讀書,說不得還會些其他的才藝也不一定。
沈玉蘭和沈玉姝兩個女孩子不能去學堂。
平日讀書識字都是在家跟著顧氏學。
據她記憶裡的畫面來看,教學質量不比去學堂差多少。
二房唯一的男丁沈寧嘉聰明伶俐性子沉穩。
有時看書一坐就是一整天自律的很。
可能和沈老爺子說過會舉全家之力供他的話有關。
這在沈玉姝看來和前世的雞娃一樣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