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第2/3 頁)
&ldo;可你心裡還是有我的,對不對?否則……否則為何當初不一剪子扎死我?為何要費這樣的工夫呢?&rdo;話說出口,梁瓚也覺得自己好笑了。事到如今,追尋這些事情的答案,還有意義嗎?
為的只是不甘心罷了。
------------
第三百五十一章 當初
李若蘭終於抬起了頭,眼睛對上樑瓚的雙眸。
她的臉依舊是好看的,修長的脖頸依舊線條迷人,可那眼神卻充滿了梁瓚從未見過的鄙夷。
&ldo;你就不要再一廂情願了……&rdo;李若蘭冷笑道,&ldo;你以為,我不想趁著你睡得像頭死豬時殺了你嗎?&rdo;
&ldo;之所以沒拿剪子扎死你,是因為三爺不讓……&rdo;
三爺……梁瓚像是口中被塞進了一顆酸澀的葡萄。
&ldo;有你在,還能時不時糊塗上幾回……&rdo;李若蘭嘲諷地笑道,&ldo;要是你死了,裴敏中扶了你兒子做皇帝,他替你兒子掌權,那我們可是算計不著了……王爺,你沒你妹夫精明呢!&rdo;
最後一句,帶著她慣常的嫵媚的腔調,聽得梁瓚心中一片寒涼。
最叫人難堪的,便是旁人在數落自己時,自己心裡都清楚對方說得對,無可辯駁。
李若蘭看著梁瓚難堪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報復的快感。
汪以謙的原話是說梁瓚死後,梁濯繼任王爺,裴敏中勢必掌握大權。可他為人謹慎,要從他那裡打探出來訊息,實在是千難萬難。而裴敏中的內院,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可若能在梁瓚與裴敏中之間埋下嫌隙,何樂而不為呢?李若蘭痛快地想著。
&ldo;往日之事,你我都忘了吧!&rdo;梁瓚站起身,冷漠地說道,&ldo;從今以後,再無李若蘭。&rdo;
他轉身大步走出了地牢,再沒有心思去看李家那兩個活寶。
外面等著的人見他出來了,連忙走上前去。
&ldo;汪家兄弟先留著,等汪渠江的回話。&rdo;梁瓚吩咐道,&ldo;剩下的人,按照《大周律》,該殺該流該徙,不必來問我了。&rdo;
孟世儀只覺得頭陡然間大了許多,金陵圍城後續審案的事情都由自己掌管。除了那些小魚小蝦之外,汪家兄弟不用理會,剩下的人裡頭不是王爺的舅舅舅母,就是王爺曾經心愛的女人。
孟世儀欲哭無淚,這案子該怎麼判啊!
裴敏中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同情。
孟曄看到這個情形,更堅定了要馬上去裴家求親的想法。除卻與裴敏中做親戚的諸多好處之外,還要再加上一條揣摩上意。
等京城修復之後,梁瓚就要遷回去,在新修成的皇宮中登基稱帝。自己一家雖然一個開國輔運的功勞是跑不掉的,可帝心難測,古往今來能善始善終的王佐之臣也並無許多。
裴敏中與梁瓚是少年時就有的情分,再加上宣惠公主這一層關係,成國公府必然又是大周的第一勛貴之家。他家與皇家的關係,也非其他人可比。
若日後再有這樣的麻煩事,裴敏中就算看在親戚的份上,必然也要指點一二。能抓得住聖心,還怕自家翻船麼?
掌燈時分,梁瓚回到王府,在平樂堂默默地吃了一頓晚飯,便推說事忙,去了外書房。
楊雲舒知他今日去了府衙大牢,情緒如此,怕是因為見到了李若蘭之故。至於二人說了些什麼,她完全不想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