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對我媽要潛移默化的影響
蘇仝從善善那裡取經回來,得出的主意就是:對付二老沒什麼投機法子。最可靠的就是先試探個口風,然後再慢慢磨著一點一點給他們透露,漸漸地等他們軟化。
蘇仝仔細琢磨了下,覺得這辦法還算靠譜,可以按此實施。
於是回到家裡,蘇仝先是對沙發上看電視的蘇媽媽獻殷勤:「媽,你累不累?我去給你洗水果吧。」
蘇媽媽還沒反應過來小女兒要耍什麼貓膩,只是很奇怪地看她一眼,疑惑地點點頭:「冰箱裡有蘋果,你洗好了再削皮。」
蘇仝顛顛兒照辦,把果盤遞到蘇媽媽手裡時,若無其事地問:「媽,你有沒有去過福利院收容所之類的機構?」
「去過。沒退休的時候,我經常要因為一些任務需要去那種地方。」蘇媽媽拿牙籤挨個插著蘋果,頭也不抬問,「你問這個幹嗎?」
蘇仝眼珠兒轉轉:「沒什麼。就是我剛才回來的時候碰見一件事。有感而發。」
蘇媽媽動作一頓,轉身好奇地問:「碰見一件事?什麼事?」
「我經過咱們小區路口那個kfc時,遇見一波乞討的聾啞人。好幾個孩子,看著也就十二三歲。大冷的天拿著小本本,在那門口低聲下氣的看著你。我瞧著挺可憐的,媽,這些孩子難道福利院或收容所都不管嗎?」
蘇仝這話題開的比較有技巧。主要是因為聾啞人在快餐廳乞討這事比比皆是,蘇仝不用擔心她媽戳穿她。再說,她本人也見過不止一次,算是有根據的敘述。當然了,她看到的那些是不是真的聾啞人還有待商榷,不過只要把聾啞這詞帶出來,蘇仝今天的談話主題就算是確定了。
果然,蘇仝媽媽作為正義感爆棚的退休幹警,聽到女兒說的資訊第一反應就是大皺其眉:「不是福利院、收容所不管。是他們根本管不著。他們接收流浪兒童是要有派出所出具證明,然後由民警把這些孩子送到他們那裡。我從前也碰到很多類似情況,接到報案稱有聾啞流浪兒在附近。結果等我們過去,孩子不見了。仔細一打聽,假的、裝的。現在呀,有些人為了多討幾個錢,裝聾啞博人同情。真是讓人沒法說道。」
蘇仝偏偏頭,坐到她媽媽身邊探身問:「那有真的呢?媽媽,你就一次也沒碰到過真的嗎?有的話,他們在你印象裡是什麼樣子?」
蘇媽媽可不知道自己女兒在套話,聽到這些還當蘇仝是要更多瞭解她以前工作的事,立刻一臉回憶特別懷舊狀地說:「有。怎麼沒有?媽媽見過不止一個聾啞孩子。他們大多比較內向靦腆。對外人吝於表達。只有面對自己爸爸媽媽時才更像平凡孩子。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因為身體殘缺導致心理不太健康,又由於種種原因缺乏正確疏導,最後走了歪路……哎,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跟你們這些健全孩子相比,他們的世界的確枯燥許多。」
蘇仝眼睛一閃,抱起果盤插著牙籤若無其事地問:「您怎麼知道他們的世界是什麼樣?您跟他們深入接觸過?」要是真深入接觸過,以後的話就好說了。
「是啊。是有接觸過。」蘇媽媽無限感慨地回憶道,「有一個聾啞小扒手讓我現在都印象深刻。才九歲,在火車站劃包時被抓的。審訊他的時候局裡的同事都愁壞了。這孩子他不會寫字,也不會手語。我們也不知道他家在哪裡。最後詢問了一圈,才在一個火車站售票員那裡得到點有效資訊。她說這個男孩就是本地人。本來是挺好一個孩子,後來因為醫療事故聾啞。爸媽為他窮盡家財不見好轉,最後他媽受不住,自己跟人跑了。他們爺倆靠給人在火車站搬執行李維持生計。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他爸也丟下他走了,臨走留給他二百塊錢,告訴他說是去南方打工,等掙夠錢就回來。」
「結果他一去沒復返?」蘇仝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