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2 頁)
這句話的重點在&ldo;人不知而不慍&rdo;,這實際上是孔子在教導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人‐‐不為人知,卻不因此而氣惱。章學誠認為六經皆史,我深以為然,那麼就從歷史的角度來解剖一下這句話。
&ldo;儒家&rdo;最初是一群巫師,而巫術在商朝是立國之本,於是這幫人就靠佔個卜、跳個大神,混了一個既得利益階層。那文字最早又是什麼呢?文者,紋也。意即為統治階層粉飾遮掩的工具。由此觀之,商朝是利用政治神學來確保其統治的合法性的。
而到了殷周革命,事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周朝將商朝的神權政治改造為賢君政治,講究治道,目標是創造理性的人文秩序。於是,過去的大巫小巫紛紛下崗,自謀出路,混得不好的就只有在街邊擺攤算命,另一部分有追求的逐漸成為一個致力於&ldo;齊家治國平天下&rdo;事業的階層,就是後來孔子的儒家。
其實這部分人也不好混,想想看,商朝時全國的文盲率還很高,認識倆字的屈指可數。而到了春秋,隨著文化的普及,識字率逐漸上升,本科文憑也就當以前的高中文憑使,競爭加劇了,現實嚴峻了,於是孔子發話了:&ldo;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rdo;
這就跟現在的媒體安慰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一樣:不要氣,不要急,關鍵是眼光要放低。實踐證明,這種號召是有用的。君不見西市賣肉者乎?君不聞網上陪聊者乎?
扯這麼遠不是要貶低孔子,&ldo;人不知而不慍&rdo;是最有特點的&ldo;孔子句法&rdo;(請仔細品味那個&ldo;而&rdo;字),《論語》中這樣的句式隨處可見,自勉中透著無奈。
當春秋時,諸侯割據,求才若渴,遊士們四處兜售其學,謀取權力。如果加入這些人的行列,別人要什麼自己就賣什麼,文字集團就喪失了人格的獨立性,孔子頗有針對性地說這句話無非是想表明一種超然的態度,至於是否達到這種境界,則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如果眼光再毒一些你會發現,這句話本身就揭示了說話者自己還沒有完全超越。徹底超越了世俗功利的人,根本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因為他早就物我兩忘,隨心所欲不逾矩了。
所以我更相信這句話只是表達了一種為了超越而做出的努力,四處遊說的孔子想要維持人格的獨立絕非易事。而千年後孔子的門人就更等而下之,將仁義道德作為沽名釣譽之術了。
孔子和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困境,就是一邊強調自己的價值理想超越了世俗的政治,自勉並教育學生不要理會權力遊戲中的利益分配,但另一方面,他們理想的實現,又必須依靠政治權力來實現。這是一個無奈的悖論。
直到王陽明的出現,所有的一切才被徹底打破。
聖人必可學而至
不過目前為止,13歲的小守仁暫時還只是一個以民族大義為主導思想的少年,他在居庸關考察了一個多月,登長城、訪鄉賢、憑弔古戰場、思考御邊策,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
待王守仁下山時,山道很窄,迎面過來兩個騎馬的韃靼人,大大咧咧,有說有笑,全然不將對面的這個少年放在眼裡。
但很快他們就會為自己的大意付出代價。
王守仁正在為他的偶像于謙死得不明不白感到氣憤。想想看也是,有的偶像很傻很天真,亂搞一氣,搞完了則繼續當偶像,而於謙憂國憂民,鞠躬盡瘁,卻換來個兔死狗烹的結局!心念及此,守仁驀地一抬頭,正好看見那兩個囂張的韃靼人,登時怒從中來,當下搭弓射箭,但聞嗖嗖兩聲,韃靼人猝不及防,雙雙中箭。
可惜王守仁年小力弱,未能立斃二人。一時間國讎私憤,湧上心頭,他連喊帶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