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輩?未知!(第1/3 頁)
錢包裡還有幾百元錢。
錢包邊上是一本入學指南和一個厚厚的、印有“杭市大學”字樣的信封,開啟信封,入眼的是一沓錢和一張紙。
沈拉登知道錢有3000元,其中1800是要交學雜費的。
沈拉登家的家境並不好,或者說很是貧窮。
爸媽都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再加上老實本分,瘦瘦小小,典型的鄉下人模樣。
爸爸偶爾也會在附近找點苦力活幹幹:
去過鄉辦企業“甸鎮水泥廠”做包裝工,水泥粉塵傷了肺;
去過村辦企業“萬星拉絲廠”做拉絲工,腰肌勞損傷了腰;
目前跟隨泥瓦匠做做小工,20元一天。後來還因為一個事故被砸暈了,傷了背。。。
媽媽一直是在家務農:收成好的年景,稻米勉強可以供自家吃;收成不好時,需要購買或者向別家借。唯二的收入是養蠶和種榨菜,都是累活。
家裡積蓄很少,那3000元錢還是靠升學宴的紅包湊齊的!
還有那個拉桿箱,也是升學宴時,沈拉登的姑奶奶送的!
那一張紙,
是錄取通知書!
杭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沈拉登快速的看了一遍:
“沈拉登同學,經浙省高校招生委員會批准,你被錄取到我校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學習,學制四年,請持本通知書於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日到我校報到。杭市大學,一九九六年七月”
在日期上還蓋了“杭市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紅章
這張通知書是全家的驕傲,也是全中學的驕傲!
沈拉登初高中就讀的是同一個學校――甸鎮中學
甸鎮中學是整個甸鎮片區唯一一所完中,也是唯一一所辦有高中部的學校,負責接收甸鎮片區一鎮四鄉的高中生,包括了甸鎮、甸鄉、高鄉、史鄉、亭鄉。
甸鎮中學在嘉市桐縣是不入流的一個學校,歷年高考成績不理想。
由於建新大樓,91年和92年甸鎮中學停招了高中部,因此96年沈拉登這一屆高三畢業生,彙集了學校3年的期盼。
這一屆總共有2個畢業班,文理科各一個班,共計畢業人數不到40人。
別認為很少,事實上那時候,能夠初中畢業的都很少!
這一屆考上大本3人,大專7人,是甸鎮中學歷年來考得最好的一屆!
放好信封,背上書包,提上拉桿箱,走出房間,穿過院子,向前屋而去。
沈拉登家前屋和後屋各四間屋子,中間是一個四五十平米的院子,院中種了幾顆桃、梨、葡萄等果樹。
沈拉登和姐住在後屋,沈拉登住最西邊那間,隔壁是姐的房間,再然後是柴房,最東邊是豬羊棚和廁所。
爸媽住前屋,廚房也在前屋。
還沒進前屋,屋內就傳出了廣播的聲音:
“桐縣人民廣播電臺,現在是新聞與報紙摘要節目”
沈拉登不用看時間就知道是早上六點了!
進屋後,看見爸、媽、姐、姐夫已經在吃早飯了,八仙桌上還放了一碗粥,就是給沈拉登預先晾好的。
“爸、媽、姐、姐夫,早上好!”
“來,快吃粥,別遲到了!”
媽媽永遠是最愛催人的一個。
“來得及,來得及,火車還有幾個小時呢!”
姐夫接話道。
沈拉登放下拉桿箱和書包,來到八仙桌邊,桌子上還有一碗煎雞蛋和一碗油煸冬菜。
冬菜是榨菜芯、嫩葉等曬乾後醃製而成,用菜籽油煸炒一下,特別香。
就著油煸冬菜,沈拉登很快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