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第3/4 頁)
卻不料,到了最後,失敗,自縊,亦是為他。
人生悖論,不過如此。
元朔二年,她產下據兒,進為皇后。
元朔五年,王沁馨生皇二子劉閎,一時恩寵隆重。據兒不再是他唯一的兒子。
元朔六年,悅寧公主劉初回宮。
元朔六年末,陳阿嬌帶著劉陌回宮。
他們說,皇長子生的真是像陛下呢。
一樣的眉眼,一樣的唇。
到最後,最像她的劉郎的,還是她的兒子。
而她的據兒,相貌一半隨劉郎,一半隨她,當時覺得沒什麼,現在想來,就有些怨了。
陛下讓陳阿嬌歸長門。
二姐安慰她,這樣不好麼?說明陛下並不看重她,長門,可是冷宮呢。
她淡淡微笑,二姐真是天真。
長門,亦是她這個皇后無力管轄到的地方。
她可以漸漸窺的破,陛下對陳阿嬌的維護之心。
細想來,真是不公平啊。她在這未央宮住了十餘年,依舊有些格格不入,亦不入太后的眼。若不是因了據兒,只怕連如今這般不鹹不淡的局面都維持不下來。而陳阿嬌甫一歸來,不要說她的母親館陶大長公主,連王太后都另眼相待。
而她的劉郎,不也待她更重一些麼?
他們特意將她與她隔離起來。而她與她彼此也有默契,兩不相見。
相見,就是尷尬。
只是又慢慢聽人說,那個女子,竟是很漂亮很漂亮,歲月都厚待她,不在她面上刻下風霜。
只聽說,那個女子風華卓然,安靜寧馨。
真的不像她了。不像記憶中那個熱烈驕傲的女子。
連她都忍不住好奇,生命中流失的那幾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將那個熱烈驕傲的女子,改造成如今模樣?
陛下回宮後,第一次去見了她,不歡而散。
她偷偷出宮,被抓個正著,為了長門宮的宮女,只得去宣室殿求情。然後,陛下寬赦了他們,還同意了讓她出宮。
館陶大長公主大壽,她出宮祝壽,陛下也去了,出了酒疹,是她在照料。
元狩元年除夕,陛下宿在長門,清晨,不歡而散。
她知道她不能怨,不該怨,可是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在牽扯著她的心魂。不覺得疼但持久,慢慢的,便成了她的心患。
她好想閉了眼,遮了耳,方可不去看,不去聽,可是自有人來報,來說,而她不得不端了笑臉,強迫自己去聽。
她知道,陛下看重陳阿嬌,不允許她去動她。這些年,她坐在皇后位上,謹記當年的教訓,一直依著他的意思行事,使後宮不亂,使他能夠安心國事,一直做的很好。
因此,陛下才能容忍,她在這個位子上,坐了這麼多年。
可是,他不知道,她微笑著看著他來往於未央宮裡每一座宮殿,面上一片溫雅笑容,底下卻是見不得人的痛。
若可以,誰個女人真能忍受,與旁人分享自己的夫君?
除非她半點不愛他。
而她愛他,所以她註定傷痛。
陳阿嬌歸來之前,她以為,她可以一直這樣微笑著,過她的一生,高高在上但寂寞,等待她的劉郎偶爾的到來。
可是,陳阿嬌的歸來打破了她的以為。
到最後,卻原來,她可以忍受她的劉郎和一切其他的女子在一起,卻不能容忍,她的劉郎回到陳阿嬌身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