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性17(第2/3 頁)
了。
借錢也是一樣,你借給他3千,他會按時還,你借給他30萬,基本就難說了,因為他會計算,多少錢值得徹底跟你決裂。任何時候,都不要讓桌子上的籌碼越積越多,否則會被偽君子一把清零!
你要用厚黑手段去降服別人,並且能看穿別人的厚黑手段。臉要厚,手要黑,但心要善,佛跟魔就在一念之間,如果你拿這些手段,去做害別人的事,告訴你,老天都會把你給滅了。
厚而無形,黑而無色
真正的厚黑高手,往往會反常規而行之,巧妙隱藏自己的意圖,令他人難以察覺。倘若被人識破其中的套路,那就算不上是真本事,只有做到讓人毫無察覺,才彰顯出深厚的功力。故而,需要具備逆向思維,在眾人都渾渾噩噩之時保持清醒,在眾人都顯露心機之時裝作純善。
在運用厚黑之術時,務必要披上一層仁義的外衣,切不可毫無掩飾地展現出來,必須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名義。
就像曹操在征伐他人時,憑藉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劉備沒有天子可用來脅迫,便打起了“大漢皇叔,匡扶漢室”的旗號。當年梁山的一眾好漢起初不過是草莽之輩,然而他們豎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後,竟也吸引了天下眾多英雄豪傑歸附。直到最後,宋江才暴露出其歸順朝廷、為自己謀取功名利祿的真實目的,而眾多梁山好漢卻落得死傷慘重的下場。
所以,在行事之前,一定要確立一個響亮的口號和崇高的使命,用當下的說法來講,就是打造相應的文化和價值觀。如此一來,才能吸引天下人的人心,讓原本無所謂正義與否的事業,也顯得名正言順起來。
從表面上看,要展現出宅心仁厚的模樣,而在暗地裡,當需要採取行動時則絕不能心慈手軟。這便是所謂的大智若愚、扮豬吃老虎,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劉邦。項羽縱然有著英雄般的氣概,但面對不按常理出牌的劉邦,也無可奈何。劉邦能屈能伸,該低聲下氣的時候就甘願裝孫子,絕不逞強,而到了該狠下心來的時候,也毫不含糊。
項羽表面上盡顯英雄氣概,然而內心卻過於婦人之仁,臉皮不夠厚,手段也不夠狠。一場原本可以置劉邦於死地的鴻門宴,硬生生被他搞成了慶功宴。本應果斷除掉劉邦,他卻一時心軟將其放走。反觀劉邦,當項羽抓了他的父親,威脅要將其煮成湯時,劉邦竟說:“咱倆是拜把子兄弟,要是把咱爹煮了湯,怎麼著也得分我一碗。”其心腸之狠,可見一斑。
當然,這些還只是小例子,劉邦殺害救命恩人的典故,更能體現出他臉皮之厚、手段之黑已達極致。項羽手下有一員將領叫丁公,曾奉命追殺劉邦。抓到劉邦後,劉邦苦苦哀求丁公饒他一命,並承諾日後必定加倍報答。丁公見劉邦一副誠懇的樣子,一時心軟,便放了劉邦,回去還對項羽謊稱沒有抓到。
後來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丁公滿心歡喜地去拜見劉邦,以為劉邦會給他加官進爵、重重賞賜,以感謝當年的救命之恩。沒想到劉邦卻下令將丁公五花大綁,拉到軍營中示眾,還說道:“丁公身為項羽的臣子,卻對項羽不忠,正是導致項羽失去天下的罪人!”
丁公當時徹底絕望了,而更狠的是,劉邦說完就將丁公斬首示眾,還告誡所有的文臣武將,日後若有人敢像丁公一樣不忠誠於自己的主公,一律斬首。看到這裡,或許你會覺得劉邦忘恩負義,是個陰險小人。
但實際上,人的善惡往往會隨著利益的變化而改變。真正的厚黑高手,在利益較小時,會表現得極為大方,主動讓別人佔盡便宜,使別人對他完全放鬆警惕。而當涉及到巨大利益時,便會毫不猶豫地出手,令人防不勝防。
看看那些商界的大佬們,總是面帶微笑,給人一種脾氣極好、情商極高的印象。其實並非他們脾氣真的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