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進攻宜昌(第1/2 頁)
在1941年春天,我們新編11軍改編為第八軍,主力部隊負責宜昌以西的長江防務,唯獨我們這個預備團被雪藏在宜昌南邊三百多里的地方。
同年九月份,我們奉命北上進攻宜昌,此時的宜昌已經落入敵手將近兩年,我們孤兒團的孩子們大多數已經長大了,最小的12歲,最大的17歲。
老規矩,15歲以下的不參與作戰,由周世平團長負責帶領他們負責後勤工作。
這是我第一次帶領1200多人的隊伍參戰,壓力可想而知。我以前最多帶領30多人打攻堅戰,當然了,逃跑的時候不算。
而且我是軍事主官,仗怎麼打全部由我說了算,不過還好,有常先生從旁輔助。
至於那幾個被我任命出來的所謂軍官,還是相當稚嫩,必須由年齡大的教官來輔助。這個年齡的孩子太容易衝動了,必須給戴個緊箍咒,不然都能上天。
原孤兒團的孩子一個個群情激憤,摩拳擦掌。反倒是那些去年徵來的500多名新兵有些畏戰情緒。這也不必擔心,只要上了戰場見了血,人就踏實了,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英勇無敵的。
攝影師忙了好長時間,五人一組給大家拍了照,這些孩子還都是第一次見到照相機,新鮮得不行,不等照片洗出來,我們已經開拔了。
這次我們可是鳥槍換炮了,那個第四師團真是啥都敢賣,賣給我們的布做成了軍裝,賣給我們的頭盔直接戴頭上,各種鋼製水壺飯盒一應俱全,糧食起碼能堅持一個月,我們現在換裝了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槍,原來的那些老舊槍支全部被我們賣給了當地大戶。
我們現在有兩門戰防炮,三挺馬克沁重機槍,還有十餘挺捷克式輕機槍,彈藥儲備充足,就算跟一個正規團比起來也差不到哪裡去。
也幸虧離主力部隊比較遠,不然這些好東西全部都會被他們給搶過去,就像之前的20多匹騾馬。我們辛辛苦苦攢了一年多,不過才搞來了不到十頭騾子,那些重型裝備還得靠這些騾子車拉著,唯一的一輛卡車上面裝著各種彈藥和軍糧。
我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中間,別提多威風了。
我們的第一個攻擊目標就是松木坪,沒錯,就是我們和日軍交易的那個城鎮。
做生意的時候,那關係好的就差喝酒拜把子了,不過終究還是死敵,血海深仇永世難忘,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朋友。
他們賣給我們的東西,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用來交換的物品也是我們中國人的。
等我們趕到松木坪的時候,卻撲了一個空,三個外圍哨所空無一人,鎮子裡也沒有日軍的蹤影,當地保長舉著白旗找到我們,點頭哈腰的遞給我一封信,說是鬼子託他捎來的。
信中寫道:中日戰端再起,我方不願與閆桑兵戎相見,若他日有緣,再行交易。臨行贈送五箱罐頭,聊表寸心。
我氣的罵娘,這幫驢日的跑的真快。
我舉著馬鞭問保長:日本鬼子啥時候跑的?
得到的答案是昨天晚上,說是要換防了,光貨物就拉了兩卡車。
還挺講究的,知道給我們留點罐頭,不過我寧願相信是他們沒來得及帶走的。
我翻身上馬,馬鞭一指北方,下令向宜昌方向攻擊前進。
又行軍一天多時間,中間路過的好幾個鎮子都沒有日軍的身影,此刻距離宜昌城只有30裡地了。宜昌城方向濃煙沖天,槍炮聲不斷,看來鬼子是收縮防守了,丟棄了所有外圍哨卡,全部跑到宜昌城裡來了。
我們人困馬乏,在竹林灣紮營休息。決定次日增援兄弟部隊,直接攻打宜昌城區。
常先生曾勸我要不要向師部請示,我跟他說,師部肯定不同意,現在戰事緊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在不是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