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議取麻六甲(第1/2 頁)
冬至祭祀大典和新年慶典都如期舉行,京城一派祥和景象。
因為漠北草原天寒地凍水草枯竭,策妄阿拉布坦也暫時消停了。和兩年前一樣,無論是大明還是準噶爾汗國都等著春暖花開的時候再一決勝負。
皇帝朱慈炤的生日是二月十八,許緯辰帶上了除常鎮業和林櫻以外所有在南方的穿越者們,一起在元宵節前一天趕到了京城,準備參加皇帝的六十大壽慶典和禪位大典——常鎮業和林櫻實在走不開,南京的政務要有人處理,南京羽林苑幾萬孩子要有人管著,總不能所有人都走。
眾人再次相聚,自然是開心異常。大部分南方的政務,平時都由兩京軍機處行文來往相互通報,大家都還比較清楚,唯獨大航海的事,是毛淵明一個人獨自負責,日常並不向京城軍機處報告,所以大家都想聽他說說進展。
毛淵明自己也十分興奮,告訴大家航海事業的進展很大。
按照很早就制定好的計劃,攻略安南之後,大明就在湄公河口的河仙、柴棍地區建立據點,然後繼續南下,以進一步殖民麻六甲海峽星架坡地方為目的。
但要實現這個目的,是相當不容易的。不但要有船隊,還要有人——包括軍隊和殖民團。現代人玩遊戲,可能會覺得只要在本土準備好船隊、軍隊和殖民團,再準備充足的食物和水,滑鼠點一下,就能殖民南洋了,最多再與當地的原住民或者荷蘭殖民者打上一仗。
但實際上,就算星架坡有方圓幾百裡的空地讓你去殖民,想要成功建立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殖民地,需要的條件會非常多。
毛淵明告訴大家,自己仔細計算過,要想在星架坡地區殖民,第一批需要過去幾千人,這幾千人還不能都是農民,必須要有木匠、鐵匠、裁縫、郎中、私塾先生等等,百業俱全,而且還要有男有女才能殖民藩衍。配合這幾千人的,還得有至少一個營的陸軍和一個支隊的海軍,以確保安全。殖民團必須帶上足夠的種子、工具,還要有能供應至少一年的糧食,防止一開始就遇上荒年。
所以,這兩年自己一邊派人前往南洋那邊考察地形,一邊在盡力準備下南洋的物資。現在物資主要是在廣州那裡建倉囤積,由洪磊代為管理,糧食則就在松江府囤積——雖然從松江運糧去廣州會有所損耗,但廣州的天氣實在是不適合屯糧。
而南洋麻六甲一帶的情形,現在也已經偵察清楚。當地是荷蘭殖民地,但有大量漢人百姓,其中不少是明清之際逃亡到當地的難民。荷蘭人採取以漢制漢的策略,劃定區域給漢人百姓居住,同時任命一名漢人長者為“甲必丹”,管理漢人事務。當年王建國等人隨鄭氏的船隊下南洋時,曾見到過時任甲必丹的李為經,現在李為經已經去世了,繼任甲必丹的是他的兒子李正壕。
說到這裡,就有人問,為什麼大明覆興之後,李為經不像河仙鎮的鄚玖那樣,遣使入貢,請求皇帝冊封,或者乾脆請求歸國。
毛淵明便解釋說:“大明再興之後,也曾有商人將此訊息告訴李為經,但當時李為經年紀已老,無法再遠涉重洋來京城朝覲。而且,麻六甲與河仙鎮不同,河仙鎮雖然屬於高棉王國,但是個相對獨立的地區,而且高棉王國國力衰微,又向來是大明臣屬,大明給鄚玖賜爵,高棉國王也只能預設。但麻六甲屬於荷蘭人的殖民地,李為經只是荷蘭人任命的官員,他若是自己前來朝貢或者遣使進京,肯定會被荷蘭人以裡通外國的罪名嚴懲,更不要說請求大明朝廷冊封了。”
“那李正壕現在對朝廷什麼態度?”
“李正壕繼任之後,當然也不敢遣使來朝,只是以通商名義派人到廣州,與兩廣總督兼南洋大臣洪磊有過接觸,告知了一些當地的情形。荷蘭人不禁止大明和麻六甲漢人通商,但是管理十分嚴格,必須在荷蘭人設立的市場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