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重甲,弓弩和火銃(第2/2 頁)
而朱元璋之所以能重新恢復中華,擊敗蒙古的騎兵部隊,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火器發展了起來。
特別是火門槍,火銃的出現讓長槍兵不再過於需求騎兵的保護,可以直接將長槍和火銃編成一隊行軍。
所以明代的軍隊中,負責肉搏的步兵人數佔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用的都是長達四米的大長槍。
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則是弓弩和火銃三比一。之所以還有一部分弓弩手單純是那個時候火銃的造價太高,無法達到人手一支火銃。
而火銃和弓弩有什麼區別呢?
為什麼弓弩無法保護重甲長槍兵,而火銃可以?
原因是和重甲時代來臨以後,步兵互相廝殺都放棄刀劍,使用錐子,鋼鞭,鐵錘等鈍性武器一樣。
初期的火銃在穿透鐵甲效果上,的確和弓弩拉不開差距。
但是火銃它打的壓根兒就不是穿刺傷害,他打的是鈍傷!
弓弩穿不透的鎧甲,火銃一樣也穿不透。
但是火銃的彈藥打在鎧甲上以後,會造成崩落效果。
不僅可以使鎧甲開裂大塊脫落,而且能造成嚴重的鈍擊傷害,透過鐵甲傷害騎兵的身體。
這也是為什麼火銃出現以後,單純的鐵甲會被大規模淘汰,取而代之的則是布面甲和棉甲。
因為棉價可以防禦火銃的鈍擊傷害,而鐵甲不行。
當王天選將其中的細節都講給了晁蓋聽以後,晁蓋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朱元璋那個時候打仗和他現在打仗不一樣。
“多謝上仙解惑。”晁蓋趕忙叩頭感謝道,“我原來只知道長槍厲害,卻不知道長槍原來要配合火器使用。”
“軍械只是外物,打仗最重要的其實是人心和制度。
若論器械,梁山泊也比不上朝廷的禁軍。但為什麼禁軍卻打不過土匪呢?
原因就在於禁軍毫無作戰之心。”
王天選對著晁蓋說道。
“你真心想要效仿這位明太祖朱元璋嗎?”
“上仙,我晁蓋不是為了一己私慾。而是為了我河北山東,乃至整個中原的百姓。
我晁蓋雖然愚鈍,但也總好過那位讓道士守城門的皇帝。我若在,只要我不死,北方就絕對不會落於胡人之手。”
“還請上仙教我火器製作之法。”晁蓋說著又重重的磕頭。
“製作火器的事情還不急。”
王天選雖然也想幫晁蓋直接量產火銃。
到時候別說是打到開封了,就算是打到歐洲也沒問題。
但他即便能從現代找到早起火槍完整的製作方法,但量產火器,也不是一個梁山泊能完成到的。
晁蓋必須得統一宇內以後,才能調動全國的資源來完成此事。
否則火器製造方法一旦洩露出去,讓遼國甚至金國掌握了方法,那麻煩才大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