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殺青,電視劇開始宣發(第1/3 頁)
片場,路平安又一次仔細計算了當前已經拍完的所有場景和鏡頭還原度平均值。
最終得出一個數字:99。
放下筆,路平安開始思索。
這個成績對於有姜聞幫忙的片子來說可能不太夠看。
但《飢餓站臺》可以改動的空間本就很小。
《飢餓站臺》不像《調音師》那樣能改的地方很多。
比如把環境背景改成東南亞、演員臺詞換成更多的中文梗、人物成長也可以改得更細膩,場景廣闊所以鏡頭選擇也可以更有發揮空間。
《飢餓站臺》一開始定下的就是和原版一樣,用各色人種,放棄本土化。
這樣一來全片就不會涉及到背後的政治、環境、人文地理等等,所有場景都只侷限在“垂直自我管理中心(監獄)”內。
這樣一來,操作空間直接減半。
最關鍵的是本片主題非常赤裸直白。
所以可以改編的空間就很小了。
之前姜聞最終只拿出了臺詞和結尾最佳化版就是證明。
姜聞,也改不動這劇本。
這不是說《飢餓站臺》很牛,而是這部電影比《調音師》或者別的劇情片更不像電影,更像是一系列的明喻暗喻堆砌起來的實驗片。
人物、臺詞、表演,在這種片子裡不是最重要的,發揮地再好,對還原度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最重要的是這片子的創意和結構。
所以片子到殺青戲前,幾乎沒有改動。
不過最終能不能超越,還得看最後幾個鏡頭。
理論上,最後這幾個鏡頭要是按照原版的拍,哪怕完全還原,最後也沒法超越。
所以想要實現超越,也許希望真就得放在姜聞的那一版結局上了。
路平安覺得,這次實現超越應該是大機率的。
所以接下來,就是答案揭曉的時刻。
“各單位準備。”
隨著路平安一聲令下,一幫穿著廚師服的各色演員進入狀態。
隨後路平安喊了開始。
接著排練過好多次的大山開始表演。
他從布丁蛋糕上拿出一根頭髮,開始質問、比對一個個小廚師。
不久後,路平安喊了咔,然後再來一次。
一遍一遍又一遍。
一個多小時後,原版的結尾完成。
還原度100。
系統跳出殺青成績:99。
預料之中。
休息了十五分鐘,路平安開拍姜聞版結局。
這一次,布丁蛋糕換成了發糕。
食物是中是西不重要,重要的是食物換了,預示著這不是主角送上來的,而是主角之後的,有可能是前赴後繼的後來者送上來的。
接著再開拍,這一次的大山顯然熟練了很多。
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表演。
半小時後。
路平安這邊得到了成績。
殺青成績:101!
拍完,路平安暫時沒喊殺青,姜聞這時問道:“怎麼樣,想好用那一版了嗎?”
“用你的!”
這還用說麼。
都超越了,自然用他的了。
至於為什麼換了個食物就會產生這麼大的效果。
路平安傾向於接受姜聞的答案。
之前他說了:“兩個原因,一個大,一個小,大的原因是,我想讓故事更有延展性一些。”
這和路平安一開始猜測的差不多。
全片從主角的單一的反抗事件,延展到了“主角之後還有前赴後繼者”。
這的確會給影片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