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頁(第1/2 頁)
烏桓兵本身就是一個個草莽,騎馬本事可以,打仗也行,但是打不得逆風仗。歷史上曹操拋下步兵,帶領一萬多騎兵在柳城和二十多萬烏桓兵決戰,一舉滅了烏桓斬了蹋頓。
這次還沒二十萬兵馬,只有三萬老弱守城的烏桓兵在吳越一個重騎軍團的衝擊下潰散,隨後的吳越騎兵不斷收割著烏桓逃兵們的腦袋。
在烏桓奸細們大聲呼喊下,烏桓兵最後紛紛投降。當然吳越太上王是樂得見這些,能不動刀兵最好。
數十萬烏桓百姓和奴隸被甄別,被擄掠的漢人奴隸被挑選出來。漢人奴隸青壯被武裝起來。吳越太上王壓根不怕他們沒膽子,人是群體社會動物,左右怎麼做,會影響自己。看著氣宇軒昂的吳越騎兵,這些剛放下鋤頭拿起刀兵的漢人奴隸青壯也挺直了腰桿。
&ldo;年輕女孩都給我挑選出來,&rdo;吳越太上王如此下令。
所有女孩和青年女子都被挑選出來犒賞軍人,打仗不是請客吃飯,士兵們在血戰後要發洩自己的狂暴氣息,不然帶回國的話很是不好。
&ldo;太上王不會違反我們協議吧?請萬物屠戮烏桓百姓,不然長生天不會保佑你們。&rdo;
&ldo;遼東單於,聽說你很小就是個孤兒,父親是被蹋頓的叔父殺死的。我覺得很奇怪,你們幹嘛還在蹋頓下做事?&rdo;
&ldo;我們烏桓崇拜英雄,既然蹋頓被推選為大單於,我們也無話可說,當然要服從。&rdo;
&ldo;哦?難道一點都沒想報仇嘛?不是說烏桓人報仇不犯法嘛?&rdo;吳越太上王那不含好意的話,遼東單於怎會聽不懂,低頭,&ldo;我們族人報仇是我們族人自己的事,和大王沒關係。&rdo;
吳越太上王楊晨毓笑得很下賤,忽然轉身對那個奸細部落來的人,&ldo;幫我翻譯。&rdo;
&ldo;諾。&rdo;奸細也有模有樣。
&ldo;你們放心好了,本王說話算數,不會殺害一個人。&rdo;
奸細也有模有樣大聲呼喝起來,吳越太上王望向左邊手下的一個漢人軍官,見他點頭,知道奸細沒撒謊。
&ldo;本王決定帶你們內附大漢!&rdo;
&ldo;呼啦,呼啦!&rdo;烏桓人高聲呼喚,老實說內附大漢對百姓烏桓人來說比什麼都來得實惠都高聲表示自己的喜悅。大漢的花花世界對烏桓人來說太好了,能生為漢人是這些苦寒之地最高人生目標。不要看他們搶劫得起勁,但是非常眼紅大漢百姓的生活呢。歷史上某信佛的契丹皇帝發宏願,願來生生在中華,做中國人。這傢伙的話可是明載史冊的,說出了胡人的心聲。當時宋羸弱,但是人家一樣願做中國人。推廣漢化的北魏皇帝某曾說,以前是禽獸,禽言獸語,不知禮儀、不知人間。現在絕禽言獸語,說中國話,做中國人,那是無上功德才有的好事,我們鮮卑人從此不再是流落荒蠻的禽獸矣。可見中國化的生活對當時周邊人的吸引,一如後世窮國家嚮往發達國家生活一樣。
&ldo;中國自有律法約束,不得擅自相攻擊,不得隨便復仇。你們去了中國後,自然要做中國人,過那吃飽喝足的平安日子。但是往昔的恩怨也要一筆勾銷。所以在入河內前,你們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之前事,無所責罰,之後再犯,殺人者死,傷人者囚。&rdo;
吳越太上王的話合情合理,這個合理合情是按照烏桓人的邏輯,做烏桓人,按照烏桓人的規則行事,做中國人自然按照中國人法律行事。所以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很是合理。
在吳越太上王授意下,長兵大刀弓箭都給搜走,只留下家裡切菜刀和匕首小刀。自然你要報仇那個也足夠了。
太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