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動工(第1/2 頁)
在經過無數次激烈的研討、反覆的論證以及精心的籌備後,備受矚目的月球發射基地建造工程終於在靜海地區正式拉開了那充滿希望與挑戰的帷幕。
航天工程師趙剛引領著一群同樣身著特製宇航服的工作人員,毅然開啟了發射場基礎建設的首項任務——場地平整。
他們操控的月球工程車,是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智慧與心血的結晶。
在低重力環境的特殊要求下,這些工程車的車輪經過了別出心裁的設計,表面佈滿了特殊的紋理與結構,以此確保在鬆軟的月壤上能獲得足夠的摩擦力,從而穩定地行駛。
工程車的機械臂猶如靈動的鋼鐵手臂,在工作人員的精準操控下,靈活自如地伸展、抓取,將大塊的岩石和堆積如山的月壤穩穩抓起,而後緩緩搬運至指定的堆放區域。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的落差。
工程伊始,麻煩便接踵而至。月壤那看似平常的外表下,實則隱藏著極為複雜的特性。
它質地異常鬆軟,彷彿一觸即散的粉末,而且還帶有靜電,這一特性使得在搬運過程中,月壤如同頑皮的精靈,總是緊緊地吸附在機械臂和車身上。
每一次機械臂的揮動,都像是拖著沉重的枷鎖,行動變得遲緩而艱難,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工作人員們不得不頻繁地停下手中的作業,對機械臂和車身進行清理,可沒過多久,月壤又會重新吸附上去,讓大家的努力付諸東流。
與此同時,地質勘探小組的工作也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他們肩負著保障發射場地質安全的重任,絲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孫悅作為小組的負責人,帶領著組員們在場地周邊忙碌地穿梭著,精心設定了多個高精度的地質監測點。
然而,月球表面那複雜多變的電磁環境,卻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敵人,不斷地對感測器發起攻擊。
感測器時常受到強烈的電磁干擾,資料如同受驚的小鳥,在螢幕上瘋狂地跳動、波動,使得他們根本無法準確判斷地質的穩定性。
孫悅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焦慮與堅定,她深知地質狀況的準確監測對於發射場的安全至關重要,絕不能有絲毫馬虎。
材料科學家劉輝則全神貫注地守在一旁,緊張地關注著建築材料的鋪設情況。
他們帶來的新型材料,是經過無數次實驗室裡的反覆試驗、無數次失敗後的重新嘗試,才最終研製出來的。
然而,用於發射臺主體結構的高強度複合材料,在月球那晝夜巨大溫差的嚴苛考驗下,如同脆弱的玻璃,出現了細微的裂縫。
儘管目前這些裂縫還非常細小,看似微不足道,但劉輝心裡清楚,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這些細微的裂縫會逐漸蔓延擴大,最終導致嚴重的安全隱患,危及整個發射場的安全。
而負責能源供應系統搭建的團隊,此刻也陷入了困境之中。
原本計劃在發射場周邊大面積鋪設的太陽能電池板,是整個發射場能源供應的重要來源。
然而,在實際鋪設過程中,他們發現月球表面的塵埃簡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難題。
這些塵埃極其細小,如同粉末一般,而且還帶有粘性,它們輕而易舉地附著在電池板表面。
這層薄薄的塵埃,就像給電池板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面紗,嚴重阻礙了太陽能的吸收效率。
團隊成員們想盡了各種辦法,用刷子刷、用氣流吹,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塵埃總是頑固地附著在上面,不肯離去。
在建設發射塔的關鍵環節,工程建設專家周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由於月球獨特的低重力環境,傳統的建築搭建方式在這裡完全失去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