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頁)
使節居然認得此人,這才容他細細彙報而來。只聽得那人風急火燎的說道,“稟告各位大人,安南人突然率大隊兵馬殺進我等使團駐紮的驛館,弟兄們抵擋不住,只得敗退。在我們退出升龍城時,發現那些安南人四處縱火,已經把我們的驛館給燒了,請各位使節大人快快撤離,說不得他們的追兵已經殺出來了”
緬甸、暹羅、瀾滄三國使者聽聞之後,勃然大怒,當即摔了酒杯,厲聲喝道,“安南當真以為我四國同盟不敢滅他麼。”
此時,倒是大明使者黎維祚顯得更加鎮定,放下酒杯,說道,“越北鄭王這是要跟咱們撕破臉皮了,如此也好,我南洋條約組織成立以來,還從未開刀,如今便拿這個鄭王作為祭品。”
大明使節開口閉口皆是鄭王,絲毫不提安南的正宗國王黎維褀,分明就是要把越北的鄭氏集團孤立起來,各位使節都是心中瞭然,也是紛紛應和,緊接著,率領殘餘的使團人員,朝著南面奔去。
沒過多久的功夫,安南國,富春城,阮主拍額大笑,“鄭王自取滅亡,真是天助我也”
當即,安南國的另一大勢力宣稱,加入南洋條約組織,討伐大逆不道的越北鄭王。。。。
第一十三章 戰鼓(一
升龍城的百姓相信,平靜的日子正在打破,暴風驟雨即將襲來,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場風暴會來得如此迅猛,更沒想到首先發難的會是來自南方的阮氏政權。瘋狂打
不過,正如一個人倒黴的時候,喝水都會塞牙縫,吃飯都會被噎死。龜縮在高平,幾乎已經被人遺忘掉的莫氏王朝居然不聲不響的突然發難,完全沒有半點預兆,然後與南方阮福瀕率領的軍隊對升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此刻,升龍城中的百姓可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身處於風暴眼中的滋味,雖然戰火還沒有燒到城牆,但是鄭王所能控制的地盤已經是四境烽煙。
幸運的是,幾乎是在安南兵戈遍地的時候,南方的占城和真臘竟然奇蹟般的站到了鄭氏一族的陣營裡,率兵向阮氏軍隊發起了攻擊,迫使阮福瀕不得不率師回援,打破了南洋條約組織南北夾擊的優勢。
正在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登陸安南,跟隨荷蘭艦船而來的還有一小撥辮子軍,他們準備於鄭氏軍隊一起,首先打垮南洋條約組織之中最弱的一方勢力,高平莫氏。
同時,北京的滿清政府更是宣稱,他們將在廣西、貴州一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攻勢來支援安南戰場。一時之間,在這塊滿布叢林的地方,戰雲密佈,鼓聲雷雷。
如果能夠把地圖放得更大一點,人們還能發現點燃戰火可不僅僅只是安南一處。幾乎是在中南半島戰成一團的同時,大明國姓爺鄭成功發動了收復臺灣島的戰役,頓時就把巴達維亞的視線很是牽扯了一部分過去。
若是再把視線朝北看一點,人們還能發現一支身穿朝鮮服飾的軍隊逶迤的行走在中原大地。原來在順治一再嚴令下,朝鮮作為滿清政府的藩屬,出兵兩萬,南下參戰。
至此,整個東方都幾乎陷入全面戰火之中,中南半島則徹底的淪為了大明、滿清兩方勢力的角鬥場,安南更是這場角鬥的主要戰場之一。
鄭柞,越北鄭氏集團的當代鄭王,也是這場角鬥之中最為倒黴的傢伙,其實他從一開始就應該想到,為什麼南洋條約組織中各國的使者會用那灼灼逼人的態度來同身為鄭王的他對話,他們根本吃準了安南國南北對立,只要稍有機會,南面的阮氏政權就會毫不猶豫的撲來,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高平的莫氏竟然會乘火打劫。
至於韃子使者,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從驛館著火的那一刻起,鄭柞便將周昌徹底發劃出入陰險、狡詐、不可信任的一類人之中,因為他用屁股都能想得出來,燒燬驛館一事,絕對不會是安南人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