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4 頁)
漊琰眼神微動:「如何不對?」
「我這山裡只有這麼一顆會結果的香榧樹,一年滿打滿算也就五六十斤果子,炒完最多二十斤,一年就產二十斤香榧,太少了。太少就會導致香榧的價格愈加貴,貴就會吸引別的人也來炒制,雖說他們炒制不出我這種口感的,但他們可以拿香榧果做文章,提高原料的價格。如此一來,我打下的基業就平白便宜他們了。再說香榧畢竟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新鮮勁一過,就不那麼值錢了。」
漊琰聽完點頭,陸放舟所言香榧一事也正是他今日要找陸放舟說的事,香榧一事背景暗藏不可告人的謀算,是謀算總會有被識破的可能性,屆時就算杜氏已滅族,也總得有人為杜貴妃一事負責,不然天家的顏面就不在了。
最有可能為這事犧牲的便是無權無勢的陸放舟,漊琰並不是那種為成事而罔顧他人性命之人,自然要讓陸放舟脫出香榧這個殼。
便道:「你說的有理,那你準備如何?」
「我準備用香榧賺來的錢種茶樹,從縣城回來的道上我看過,不少村都種著茶樹,小譚村應該也可以。」陸放舟道。
漊琰點頭:「小譚村共計五個山頭,日照充分,茶樹喜陽,可以種。但是……」漊琰頓了頓,「此處許多地方都種植茶樹,不少村落都產好茶,你種出來的茶若無特別的優勢,恐怕銷不出去。」
「這個我想過。」陸放舟笑了,將之前沖好的茶碗掀開,綠茶已然沖泡開,「漊大哥,你看,這是我從臻品齋買來的,上好的茶葉,可你看,那麼多絨毛。」
「這茶是雨前龍井,取自穀雨前的茶芽炒制,茶芽皆含有絨毛,乃雨前龍井的標誌之一。」漊琰道。
陸放舟卻道:「標誌歸標誌,可絨毛這麼多,喝著不舒服是吧?還有茶湯,是不是太深了些,又髒了些。」
漊琰點頭。
陸放舟接著說:「我有辦法去絨毛,清茶湯。」
他外婆家有兩大特產,楓橋香榧和馬劍茶,馬劍茶的特點就是無絨毛,茶湯清。主要是因為製作過程中加入了「烘」這道工序,烘本不屬於傳統綠茶的炒制工藝,而是烘焙類茶的工藝,比如紅茶普洱之類的。馬劍茶經歷三烘四炒之後,就能讓茶葉脫胎換骨,無絨毛不說,茶湯乾淨,口感清淡,對胃的刺激降低很多(綠茶是很刮胃的)。
陸放舟小時候身體不好,尤其是春季清明穀雨時節,春寒料峭,他很容易感冒哮喘,幾乎年年的這段時期都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對馬劍茶的炒制過程是十分熟悉,比炒制香榧還要熟悉。
「現市面上,並無去絨毛,清茶湯的綠茶,你若能炒製出來,定能受歡迎。現在快九月了,待秋風徹底起,氣溫低開始低便可以移植,這些天你可去物色茶樹苗了,範圍勿要侷限於嵊縣一帶,可去周邊轉轉。購買時最好順道僱了賣家那邊的人手,勿要在小譚村裡尋,就地未必是好。」漊琰提議。
陸放舟一一記下,待所有事情商議完畢之後,他方才想起漊琰也有事找他,忙告罪:「看,盡顧著說我的事了,都把漊大哥的事給忘了。」
「沒忘。」漊琰笑:「我要與你談的也正是這事。」
陸放舟的心花頓時綻放了,天吶,好棒!跟男神想一塊去了,和男神心領神會了!
☆、023
023
陸放舟循著漊琰的建議,把嵊縣和嵊縣之外的其他縣統統轉了個遍,價格確實差距很大,不同年份和高度的也具有一定的差距。
兩尺高,也就是六十公分,2-3年苗,嵊縣是一文錢五株,隔壁的橫溪一文錢能有七株,一畝地一般能要種四千到五千株,陸放舟讓漊琰幫著估算了下,五個山頭向陽面都闢成茶園,最少也有五十畝,再算上每畝的折損,買橫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