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過的班:二戰告敗(4)(第1/2 頁)
本以為這樣毒瘤一般的華外早晚會被端掉,可沒想到會拖到2022年都還在活躍著。著實是害人不淺。
幸而,我丟手機丟得早,也丟失了主要的聯絡方式,唯一還有跡可尋的就是那鮮少經營的支付寶賬單。
2022年的某天,手機記憶體條告急,才注意到那醒著紅色的未讀訊息盒子裡有著幾條已被清出華外聯絡群的訊息。
若非被這動態突襲的一下,也許我不會再次主動地想起這滿滿事故味道的一出,也不會知曉其算計仍被盤活著。
到底是為何呢,為何這些本就充滿著算計的存在會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在我們間肆意暗生,又蔓延滋長。
是因其傳銷的魔力太大,還是因其“送溫暖”的行動太貼心,又或是因就近作案而被掩護得滴水不漏?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是哪裡缺了根敏感的線,又是哪裡少了什麼讓這樣的悲劇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著。
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難道真的只是因為這本難唸的家書嗎?也許真的是這樣吧,是真的太難唸了吧。
難唸到多少家庭在逃避著同樣的問題,多少被忽視的關心、被省略的真誠、被消退的熱情在斷,又再續。
斷斷續續間,又是多少一直得不到認可的心在破碎,又是多少的人沉溺在滿是壓力的日夜裡煎熬著,掙扎著。
以為熬著熬著就能熬出頭,可誰知道,這樣耗著耗著,連自信都顯得多餘了,就連最後的自尊都變得卑微起來。
以為再掙扎一下就有結果,可誰曾想,會都是壞結果,連活著都變得可笑起來,就連努力都變成了逃避的藉口。
家,本應是溫暖的,也本該是避風的港灣。可後來,各自努力的方向變了,變得多樣了,也變得更有距離感了。
是什麼帶來的這份距離感,是我們都坐落在了不同的地方奮鬥,還是我們彼此的心在追求面前走得越發地遠了。
誰知道呢。也許知道了也改變不了什麼吧。說不定連頭都不回,就一味只顧著那個不願拋下走到了一半的自己。
畢竟,那段路里有著最初的執著和渴望,也有著最值得回味的青春與奮鬥,就算是錯又哪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
也畢竟,那追尋著的當下正需要這樣的速度,輕易就能獲得認可的一種速度,更是眼下正時興著的虛榮和體面。
“深圳速度”確實很速度,連什麼時候發展成熟的都消了跡的程度。真不愧是一線城市,也真不愧是高速發展。
不否認,這樣是好。畢竟,我們要守護的太多了,根本來不及思考如何周全所有,所有的人事物,所有的你和我。
也讓我們不得不在實現自我價值時,連迷失都加了倍速,快得連怎麼迷失了自我的都忘得一乾二淨,就像還完全著。
完全地本著自我,是不是就能容忍自己一直犯錯,在犯錯時賺著快錢;是不是就能把禍害當成輕症,在發作時無關緊要;是不是就能在誘惑面前不論是非,在著迷時得以寬免。如此看來,這樣的自我應當不是什麼善茬。
可對很多人來說,若非這年頭的兢兢業業被不公與委屈填滿,這“善茬”的名頭也萬萬輪不到那些個耍滑頭的騙子。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越發地喘不過氣,上著預設沒有午休和週末的班,過著三餐有缺且不按時的生活,誰也沒比誰好。
即便很多的我們一副心思全撲在工作上,明裡暗裡心眼裡也全都是工作,可業績卻總捏在那主管領導的心情好壞裡。
以為再多堅持一下就會好了,可最後多的是不如意。以為再忍忍再等等就會被看見,可事實多的還是那些個不如意。
是呀,在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誰又能在社會里全然做到明哲保身?誰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