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2 頁)
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
之所以這套圖紙吸引了朱雄英的注意力,是因為朱雄英發現,這東西好像很適合送給爺爺,有用的話可以讓爺爺獻給朝廷,沒用的話就收藏起來也沒什麼損失。
原因有兩點。
其一,這是一艘風帆戰列艦的圖紙,而且是一艘經歷過戰火考驗且功勳卓著的風帆戰列艦,屬於風帆戰列艦時代的頂級產物,這就意味著它的實戰效果是可靠的,不會造出來沒用。
實際上,旁邊的牆上也寫了,英國是最早發展風帆戰列艦的國家之一,英國的“勝利”號是風帆戰列艦的佼佼者,也是英國海軍的驕傲,它在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分別在1778年至1781年其間參與了阿申特島戰役;之後的1797年的法國大革命中,參與了聖文森特角海戰,並大勝西班牙海軍;之後又在拿破崙時期時參與了特拉法加海戰,其間因作為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的旗艦,並大破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而聞名於世。
換言之,拿這套圖紙去造艦,就能直接得到蒸汽時代以前最好的風帆戰列艦之一,能遠洋、能參加大海戰的那種。
其二,則是因為這東西從各項技術標準來看,在明初就完全能造,不需要有蒸汽機這個前置科技展臺的小標籤上寫著呢,勝利號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一級風帆戰列艦,1759年開建,在1765年建成,共消耗了2000餘棵橡樹,38噸鐵,排水量2162噸,艦長67.8米,艦寬15米。
瞧瞧,只需要大量木材和“少量”的鐵,在古代還有比這更友善的嗎?
雙贏。
而這次航海展的參觀,也成功激起了朱雄英對於航海的興趣,他認真地研究了一下大航海時代以來的歷史,以及明朝關於海禁、倭寇、開海的故事,雖然沒有歷史研究的那種專業,但是大概算是搞懂了。
沐錦月用手機登入了一個翻牆下載的app,這是一個國外的易物交流平臺。
於是,朱雄英在這家公司訂購了一批已經是老古董了的六分儀、立式磁羅經櫃、天文鐘、船鐘,然後又買了些船用航海儀,幫愛德森航海儀器公司大大地清了一批庫存。
具體表現就是明朝的艦船基本都是方頭、平底、硬帆,之所以要這麼造,是因為方頭其實是為了抵抗近海經常出現的頂頭浪,平底也是為了適應內河和近海,但實際上,平底船是不適於深水區使用的,而且截面積較大會嚴重影響航速。
“該艦裝有3根桅杆,主桅高62.5米,作為一級戰列艦,它設定有三層火炮甲板,共裝有102門鐵鑄加農炮和2門重炮。”
看完展以後,朱雄英透過搜尋聯絡了那家美國的愛德森航海儀器公司,問他們還有沒有19世紀的庫存老古董。
明朝的航海技術,或者說造艦技術並不落後,只是在一些相關科技點上點的不適合遠洋航行你甚至不能說科技點點歪了,因為這些東西造出來的艦船,在內河和近海航行或作戰,都挺厲害的,能把周圍國家的艦船吊起來打。
潛水分展區裡就是一些近代的潛水裝置,其中就包括了早期的潛水服,潛水服裡面有兩根長長的軟管連線到了船上,一根用來吸入,一根用來撥出,說實話朱雄英端詳了半天,也沒搞明白這種潛水服是怎麼保證在移動下潛的過程中軟管不破裂的。
“英國皇家海軍將戰艦劃分為一至六級,級別是用來根據火炮數量和艦船噸位劃定戰艦實力的,不同時代具體劃分方法不同,但總的來說,第一至四級劃分為戰列艦,有一至四層連續火炮甲板,五至六級劃分為巡航艦,有一至二層連續火炮甲板或單層不連續的火炮甲板,另外還有六級以下不入級的艦船,這些小船主要用於護航、反海盜和反私掠等。”
“來一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