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大學題一(第2/3 頁)
早就將疑難的問題解決了,不光催促懶惰的人勤奮,還讓手下百官監督落實,引人向善。
正攻,一是為了突出“堯舜”與“仁”的關係,“堯舜”為“仁”做的貢獻,二是為了反擊前者,突出的是大功不明言,反起正落,務虛而不務實。
寫完發凡,接著便是入題,入題則是承上文之“定國”引下文之“堯舜”,要做到高呼虛蕩,引領後文。
秦鳴鶴思索好一會,終是下筆寫道,
人定國,吾於陶唐氏(指代堯)之天下得一人焉?曰堯。更於有虞氏(指代舜)之天下得一人焉?日舜。
以自問自答的方式,確定了一人定國者,堯舜也,從而開始引起下文。
接著秦鳴鶴繼續寫道,
“古之天子,日月所照莫不砥礪,建邦設都而風化不殊焉。其視天下,猶一國也。
抑古之天下,萬邦黎獻,其惟帝臣(《書·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凡意諭色授而六服(周時諸侯國,代指番邦)已傳焉,其治國已兼天下也。”
這便是提二比,提比主要用途便是提得起,講的虛,為後面的幾股留有餘地。而提二比或提一意,或提二意,而兩意或是正反,或是互動,在本文中取得是兩意互動,漸次推進。
譬如,首股乃是上推至黃帝時代,言說其踏天之道,懷仁義之心,踐德仁之行,自始至終不改其德善,視天下人恆一。
後一股則是說,黃帝雖得其一,實際上卻是萬邦鹹服,都流傳其美德,做到了實際上的天下一統。
在提比中已經虛講古之聖賢一統天下之要點,惟德而至仁,那麼接下來就要寫本文的點睛之筆,就是引仁政至堯舜身上,也就是說要把“仁”字點破,這就是八股中的出題,
“吾不知唐虞(唐堯與虞舜的合稱)之天下何以定也,夫惟有堯舜焉。”
點出“堯舜”與“仁”之間的關係,接下來就是詳細論述,遵照立意開始書寫,這就是八股中的支柱,中二比,
“故吾初不知唐虞之天下,何以定於天子之一人也,夫惟率以仁而民從焉。故教典之設所為迪天下以為仁,故民之服其教者。
堯舜以一人為之倡也,惇典庸禮,我安之民亦,安之天倫之樂。堯舜久入其中而深知其故,其使天下其為之者,其先天下而為之耳,乃無何而百姓昭明矣。無何而四方風動(《書·大禹謨》:“帝曰:俾予從欲以治,四方風動,惟乃之休。”)矣。”
秦鳴鶴所寫的中二比比以前幾科都長,因為在張天瑞的信中,他曾告訴秦鳴鶴,“今時與宣德不同亦,可三四,可七八,唯以揮主旨之精要耳......”,所以秦鳴鶴的中二比就是一種變體,不算錯。
“蓋民之曉然於匡直勞來之(“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孟子 滕文公上》),非以強我也,固已久矣。刑官之命,所以警天下之不仁,故民之畏其神者,堯舜以一人為之防(《禮記 坊記》“大為之坊,民猶逾之”)也,不親不遜,我傷之民亦傷之天性之思,堯舜際平其難而處之不失其與天下。
其去之者,其先天下而去之者耳,乃無何而治,期予治矣,無何而刑期無刑矣。蓋民之曉然於明,刑弼教之非(《尚書·大禹謨》“汝作士,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以迫我也,非一朝矣。”
後二比莊重、嚴實,可透過題目聯想,以來拓展題意,如二股中將德刑並講,而一二股又將“德坊刑”三者鋪開,強調德的“匡直勞來之而振”,所以說也就更全面,也比中二比更長些。
“蓋帝世多才,執簡珥筆,其人,類皆聖賢之徒,其於堯舜所以率民者,實能觀其深而復徵之於懸於危,微精一而識仁道之精於睦族惇典而識仁道之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