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義士肝膽,忠魂逝,子流亡(七)(第2/2 頁)
縮手回來,在懷裡掏摸一會,拿出一本書來,遞給楊應尾,說道:“尾兒,這是我在獄中所作的《自書年譜》,紀錄為父這四十年來的一些往事,也算是我給子孫後代留下的一點念想,過幾年後,你再開啟看吧。孩兒,我走後,你就是家中唯一的男兒,要好好照顧你娘。”
楊應尾雙手將《自書年譜》接過,揣入懷中,他兩眼有若滴血,卻記得母親說過的話,一滴眼淚都沒有流下。他跪在地上,朝父親拜了三拜,楊繼盛彎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雙目凝視著兒子的面龐,點頭說道:“好孩兒!快起來。”
楊繼盛側頭,望向王一鳴,顫聲喊道:“一鳴兄。”這位號稱當朝第一硬漢,鐵骨錚錚的男兒,刑部中的諸般酷刑均已嚐遍,都能做到不哼一聲,此時,他的眼中卻忽現淚影。
王一鳴上前,將手握住了楊繼盛的右手,楊繼盛緊緊抓住,用眼睛看看張貞,再看看楊應尾,最後又望定了王一鳴。
王一鳴心中明白,他這是在託付身後事了,沉聲說道:“兄弟相交,非在其言而在其行,椒山放心。”聽到這句話,楊繼盛這才緩緩將手鬆開,男兒相交,生死相托,卻無需道一謝字。
接下來,楊繼盛朝野好友,如王遴、王世貞、楊朋石、奚世亮、沈煉等,都前來為他送行,書中且不一一細表。
及至臨刑,監斬官何鰲照常例問詢人犯有無冤屈,臺下的百姓一片鼓譟,聲震刑場,何鰲始終充耳不聞,午時三刻,擲令開斬,天空中忽然烏雲滾滾,雷鳴陣陣。
刀斧手就位,將人犯抹肩頭攏二背全部捆了。
楊繼盛仰天長嘯,朗聲吟道:“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與後人補。天王自聖明,製作高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他昂首慷慨就義,時年四十,臺下眾多百姓,皆悲憤不已,齊聲呼喊:“此天下義士也!”
當刀斧手舉刀之時,楊應尾猛然跳起大呼:“不要。”喊出這兩個字後,落地便已昏倒,王一鳴將他抱在懷裡,為他推宮活血,過了好一陣,楊應尾才睜開眼來。
:()飛駁萬年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