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萬里西行,風波惡,露行藏(四)(第1/2 頁)
黑龍寺的現任住持,是了因禪師,來黑龍寺前,在嵩山少林寺出家,法號清音,是少林方丈清虛大師的師弟,他為少林達摩院首座。
二十年前,清音大師四海雲遊,一日偶至黑龍寺,在大雄寶殿中,他盤腿坐禪,入定了一日一夜,甫一睜眼,便道:“此地與我有緣,我將坐化於此。”
他就留了下來,自改法號為了因,了因禪師佛學精深,黑龍寺的前任住持圓寂後,他被廟中眾僧人推舉為住持。
武林中人,只要一提到了因禪師,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佛手金剛掌。
七年多前,尼泊爾國有一個佛門高手,名叫薩摩羅,他自西藏到青海,再到陝西,薩摩羅雖是佛門弟子,可他的爭強好勝之心,卻與常人無異。
薩摩羅練的是佛門神功“龍象波若掌”,他這一路行來,在各處寺廟掛單聽講,並與佛門高僧切磋武技,薩摩羅確實很有些本事,他在三個月內,走了七十一所寺院,一直沒有遇到過對手。
一日,薩摩羅渡過黃河,遠遠就望見臥虎山上的黑龍寺,便如往常一般,上山禮佛,而後講禪,最後要求比武較技。
了因禪師不願著相,不肯與他比試,薩摩羅軟磨硬泡,最後沒了法子,竟然搬了一個蒲團,守住黑龍寺的大門,一連三日,不讓僧眾與香客進出。
黑龍寺中的武僧,見這個和尚忒也無禮,紛紛上前與他理論,拳腳上又講他不過。
沒奈何,了因住持只得讓小沙彌將薩摩羅請入禪房,關上了殿門,其間發生什麼事情,至今無人知曉,寺內眾僧本以為會有一番龍爭虎鬥,然禪房裡面,除了一聲悶響外,一點打鬥的聲音也沒有。
約摸一炷香過後,了因禪師開啟了殿門,垂眉低首,面色如常,薩摩羅合十而退,就此返回了尼泊爾,再也沒來過中土。
後來,廟中有僧人在清掃時發現,殿中用來化紙的大香爐上,新增了一個手掌印,深有數寸,整整齊齊,如刀削虎鑿,掌印邊緣,卻沒有半點破損。
眾僧猜想,這定然是了因禪師的佛手金剛掌,拍出來的掌印,薩摩羅就是見了因禪師出這一掌,自知不敵,知難而退了。可當人問起了因禪師時,他卻一個字都不肯說。
這訊息不脛而走,不少武林中人前來觀摩,指指點點,矯舌讚歎,再看那個了因禪師,枯乾瘦小,兩眉低垂,實在是想象不出,這個看似風吹都會倒的老和尚,竟會有如此讓人駭怖的掌力。
更有些江湖妄徒,要與了因印證武功,了因禪師自然是一概回絕,可是武林中此類妄徒,有如飛蛾撲火,前仆後繼,實在是不堪其擾。了因禪師命人將香爐收入雜房,過了半年多後,事情才慢慢平靜下來。
呂梁三傑的心中,一直在轉同樣的念頭:像這樣一位與世無爭的老和尚,有誰會去殺他,又有誰能殺得了他?
韓大運知道他們心中的疑惑,其實他自己也是今日上午,才偶然間得到這個訊息,至於前因後果,他也弄不明白,更懶得與他三人分說了。
此時夜已漸深,月光漸亮,黃河水面上,似乎有千萬條金蛇在不停搖曳。
二樓的樓梯口響起了腳步聲,眾食客抬頭望去,一個大頭矮子正從樓上下來,頭大身短,身材滑稽,可樓下這諸多食客,卻沒有一人敢笑,因這大頭矮子環眉厲眼,讓人不自覺感到有些害怕。
樓下本有人在喝酒鬥拳,鬧哄哄亂糟糟的,這矮子站在樓梯上,把他那顆碩大的頭顱轉了一轉,環眼如電,各人不由得心下一凜,都不敢出聲,大堂中便安靜下來。
在大頭矮子的身後,跟著一箇中年婦人,聲輕如貓。堂中食客,大多是些行走商人,也有如呂梁三傑這般的江湖人物,看女人是共同喜好,然他們只朝這女人望了一眼,都忙不迭的把目光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