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容襄搖頭,拿帕子抹抹眼角的淚,結果眨眼間眼淚撲簌簌又落下來:&ldo;我又不曉得你是哪裡人士,這一走,卻又去哪裡找你去?豈不是白白吃了這番委屈?&rdo;
蕭易略一沉思,伸手扯下頸上的紅線,上頭繫著個瑩白溫潤的玉玦,小巧精緻,放在桌上,道:&ldo;此是家母遺物,萬不敢失,且留在這裡做個信物,短則三月長則半年,蕭某定上門領罰。&rdo;
容襄委委屈屈拿起玉玦攥在手心,似乎萬般不得已地點了點頭,聲如蚊吶,道:&ldo;快去快回,我會等你的。&rdo;
蕭易只覺這句話十二萬分的彆扭,但事有緊急,今番已為這樁荒唐事在此地淹留大半日,再不趕路,只怕就要耽誤要務,好容易得了容襄的允可,不及細想,便一躬到地,匆匆告別而去。
蕭易前腳出門,容襄後腳就收了淚,丟開泡透薑汁的手帕,另換潔淨帕子擦乾淨臉,擤了鼻涕,才重新拿起玉玦細細端詳,口中笑嘻嘻問道:&ldo;我演技如何?&rdo;
武夷大為嘆服:&ldo;小郎君果然天才,演甚麼是甚麼,只是為甚要做這一齣戲?就為給那人看光身子?&rdo;
容襄抬腳就踹,怒道:&ldo;蠢!這人一身武藝,人又機警,我手裡就你尋摸來那幾樣破爛玩意,哪個有把握留下他?自然要別闢蹊徑。&rdo;他摩挲著手中光滑的玉玦,笑道:&ldo;要留下人,就得留住他的心,留不住他的心,好歹先留住他的東西。信物在我手中,不信他不回來。只要肯回來,我就有本事讓他再走不脫,遲早入我彀中。&rdo;
得意完了,才舉起玉玦,歪著頭,帶著幾分疑惑,道:&ldo;只是這人姓蕭,為甚會有李家的信物?李家甚麼時候有人嫁到蕭姓人家過?&rdo;
武夷全然聽不懂,撓撓頭,答道:&ldo;大概是多年前的事兒?因此小郎君不曉得?&rdo;
容襄搖頭,卻也知和武夷說這個等於對牛彈琴,便將玉玦貼身藏了,不再提。
蕭易出門一路急趕,翻過山到了下個鎮子便買了匹馬代步,可是今春多雨,便是官道也竟日裡泥濘不堪,這讓蕭易的行路變得分外艱難,馬匹常常陷進泥裡拔腳不得,逼不得已只得又棄了馬,索性仗著功夫攀巖走壁,不避艱險,只挑小路行走,兩個月多月路途下來,好好一個俊秀後生居然硬生生混作個小賊模樣,好容易趕到太原城外的河東軍駐紮之處,已是雙臂露肘,麻鞋欲碎,活脫脫一個骯髒小乞兒,守營的兵丁哪裡肯讓他進去?蕭易又不能對個守門的盡說真相,只好盡力求告,終於惹惱了兵士,若非跑得快,幾乎招來一頓打。
蕭易自然氣個半死,萬般後悔出門前竟沒想到要帶個信物,如今完全沒法子證明自己身份,可如何才能面見節帥?無奈之下,只能趁著月黑風高,打算半夜溜進軍營,但王忠嗣治軍極嚴,太原重鎮裡裡外外經他經營多年早如鐵桶一般,蕭易雖然一身功夫,無奈不熟悉路,到底被驚覺的兵士們逼在了角落,耳聽得滿營噹噹當震耳欲聾的鳴金示警,眼見得幾百支火把明晃晃照著自己的臉,晃的幾乎睜不開眼,再有若干根染著血氣的長/槍指著周身,他連一動都不敢動,苦笑著對聞訊趕來的一位將軍道:&ldo;節帥,沒想到竟然要這樣才能再次見到您,恕小人無禮,現如今沒法子給您行禮。&rdo;
來人正是開元二年為國捐軀的驍將、豐安軍使王海賓之子王忠嗣。王海賓陣亡後,皇帝憐其幼子失怙,將其子王訓收為假子養在宮中,更賜名忠嗣。王忠嗣少年成名,勇猛剛毅,智勇雙全,為當世名將,此時已近不惑,身材高大,眉目爽朗,面上雖有多年邊境徵戰留下來的風霜之色,仍不掩其俊秀。
王忠嗣本已歇下,為警示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