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追擊(第1/4 頁)
關中大戰一觸即發,程序雖有變動,但是歷史的車輪卻仍然滾滾向前。
崇禎八年,九月五日,高迎祥、張獻忠、馬回回等眾集大軍三十萬,兵臨涇陽城下。
九月七日,陝西各營明軍受命,齊聚於涇陽、三原兩城,兩城共集兵一萬五千人。
曹文詔、曹變蛟、左良玉、賀人龍、張全昌、孫守法、高傑、等將皆是至。
九月八日,洪承疇親臨涇陽,留絕命書,誓師決死。
高迎祥領主力進攻三原,張獻忠與馬回回領偏師進攻涇陽。
三十萬大軍駐營展開竟達上百里,涇陽、三原兩城之外燈火連野,幾欲接天連地。
百里連營,烽火照城。
大量的流寇的騎兵四散而出劫掠周邊各鄉鎮。
西安府各地皆遭受人禍,關中各城之外皆是火光沖天,眾多鄉民被虜掠而去。
圍攻七日,流寇兵力不減反增加。
涇陽、三原之下,屍骸盈野,城牆之下積下的血水甚至沒過了人的腳踝。
兩城的戰場,被高迎祥當成了一個巨大的練兵場。
流寇各營飢兵不斷被填入了戰場,每日自雞鳴天亮之時,城下便已經是響起了戰鼓。
直到太陽落下,夜幕降臨之時,流寇營中才會響起收兵的金聲。
大量的人倒在了戰場,但是更多人卻是活了下來。
經歷了刀劍和鮮血的洗禮,所有人的心都變得堅韌了起來。
跨不過這一道的門檻的人,沒有辦法在這殘忍的世道中存活下來。
涇陽、三原兩城早在八月的時候便不斷的加固城防,與此同時,洪承疇還調來了大量的火器。
涇陽、三原兩城的城牆之上,一共擺放著二十四門大將軍炮。
這些僅比紅夷大炮威力要小許多的火炮,多是作為九邊重鎮城牆上的重炮。
其中一半是炮廠新制的大炮,另外一半則是從大同城城上直接拆下來,一路運送到西安府中來。
不僅僅是西安府的衛軍被拉了上城牆,還有大量的協防的青壯。
明軍依託堅城,依靠著重炮,還有各式的火器,佔據了武備之上的優勢。
但是也只是勉強守住了兩城,無論軍將皆是狼狽不堪。
不過這一切,現在都與正在平涼府的陳望無關。
平涼府東南門戶、涇州。
陳望領兵路過涇州,涇州的城門大門緊閉,沒有讓他們進城。
陳望派陳功前去索要供給糧草,涇州州城中的知州沒有正面回答。
只是派文吏開啟了糧倉的倉門讓陳功仔細的檢查了一遍,又帶著陳功去看了一眼城中施粥的粥棚。
別說供給部隊了,平涼府遭遇數度災禍,涇州城都已經快要斷糧了。
陳望沒有再派人入城,他很清楚,這些都是徒勞的。
涇州的知州都帶派人領著看了糧倉,他也沒有什麼話可以說。
淳化城外的那一場大火,幾乎燒燬了李自成所劫掠來的所有的糧食。
所幸在關中大戰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洪承疇派人運來許多的糧米,前後多餘的糧草約有兩千餘石,甚至還撥給了四千兩的軍資。
陳望將其全部換成了糧食,西安府的糧價已經是漲到了四兩多一石。
但是糧價再高也要買,四千兩的軍資一共買了不到一千石。
兩營如今有四千五百餘人,戰馬一千五百餘匹。
輜重全用騾車或是騾來運送,騾共有五百餘匹。
人日食一升,馬日食三升。
陳望如今麾下有四千五百人,一天便要四十五石的糧食。
騾馬一共有兩千多匹一天則